達事。未甞有知也。此述上體用同時。下會歸于體。
  故能默耀韜光。虗心玄鑒。
  無照而照。曰默。耀韜韞也。藏也。照而無照。曰韜。光心而無心。曰虗心。無鑒而鑒。曰玄鑒。此則默韜虗玄皆體也。耀光心鑒皆用也。此四二而不二者。其唯聖人乎。
  閉智塞聰。而獨覺冥冥者矣。
  閉塞者。泯絕也。聰者。聽之明也。冥冥者。寂之又寂。故雖體用常俱。而體外無用。若全用歸體。則閉泯智照。杜塞聰明。唯本來覺性冥冥寂寂者矣。故起信云。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即般若無知之義。
  △二明即體之用五。初明權實同體。
  然則(承上之辭)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
  上明全體智用。今開用為二。一能窮理曰實。二能應物曰權。權用名神。實用名智。但由所照理事不二而二故。能照智用權實有殊。而其兩用未始抗行。故下論中。多影略言一。學者必須互知。今此先明實智也。窮者。照之極也。幽者。理之深也。實智雖有窮理之鑒能照之體。寂而無知。
  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
  次明權用也。神者。不測之義也。應化之心不可知之故。應會者。感屬機。應屬聖。應與感合。曰會。慮則思念也。無知無慮。文別理同。神有感應。合機之用。能應智體。本無念慮。是知照理應機。二用雖殊。無知無慮體一。故曰般若無知也。
  △二顯一體同虗。
  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
  獨王者。唯一故自在也。世表者。處世不滯於世也。無慮而應應。無所滯故。自在不染也。玄照者。照而無照也。事外者。不滯事也。無知而照故。即事而真故。不滯事也。
  △三述成二用。
  智雖事外。未始無事。
  實智窮理。理不異事。
  神雖世表。終日域中。
  權雖無慮。終日化生。
  △四顯即體之所以。
  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
  俯下也。仰望也。俯就仰望。隨順應化。接之無窮。蓋權智之用也。
  無幽不察。
  實理幽深。智無不察。蓋實智之用也。
  而無照功。
  實體無照。權體無功。二用即體。體無照功也。
  △五結成二用。
  斯則無知之所知(實也)聖神之所會也(權也)。
  △三體用合明四。初標指。
  然其為物也。
  此標牒之辭。上所論般若。體用有無無定。未知照理照事。是何物也。故今牒而指之。
  實而不有。虗而不無。
  用即體。故實而不有。體即用。故虗而不無。
  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
  存在也。般若體用。常在乎不二。而不可以有無議者。其唯聖智如是也。
  △二推釋。
  何者。
  推之。何故不可以有無論耶。
  欲言其有。無狀無名。
  體無形狀。離心緣相。體絕言說。離名字相。故不可言。其定有。此釋上實而不有。
  欲言其無。聖以之靈。
  聖人用此照理達事。未甞間息。故不可言其定無。此釋上虗而不無。
  聖以之靈。故虗不失照(全體具用)無狀無名。故照不失虗(全用是體)照不失虗。故混而不渝。
  混融也。渝變也。用即體。則混融常虗。虗而不改。此明不變之體終古不忒也。
  虗不失照。故動以接麤。
  麤者對細之假相也。對上理體細妙故。指今事用麤著也。體即用。則運動接照而無窮。此明隨緣之用不失也。
  是以聖智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暫可得。
  言體則無知無慮。言用則照理照事。此二者言異而義同。故體用存而不可以有無論者。聖智之謂也。
  △三引經。
  故寶積曰。以無心意而現行。
  淨名經長者偈讚集起曰。心分別名意。唯第八賴耶。集諸種子。起現行。故獨得心名。第七緣內前六緣外。皆分別故。俱受意名。八識竝妄。真智離妄。故無心意也。又無心即無知也。無意即無慮也。而現行者常行照鑒故。
  放光云。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
  平等本覺之體。動則曰無明。不動曰究竟覺。覺體雖寂。而能建立境智諸法。此上二經竝證體用不二也。
  △四結不二。
  所以聖迹萬端。其致一而已矣。
  聖智之迹。雖有知無知。有應無應。言量萬端。不二之理。本一如。言水則靜。言波則動。波水動靜。本乎一致。此則起信真如生滅二門不二。本乎一心也。又依真如門修止。即今實智。依生滅門修觀即今權智。止觀依一心而起。即今無知無慮。為權實所依也。今會用歸體。故曰致一也。
  △四境智結會二。初結境智權實。
  是以般若可虗而照。
  實智無知而知也。
  真諦可亡而知。
  真境無相。故實智亡相而知也。此結實智對不真空論也。
  萬動可即而靜。
  事用不一。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