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圓覺經道場略本修證儀
 宋 淨源錄

  

  圓覺經道場略本修證儀

    晉水沙門 淨源 錄
  第一總敘緣起  第二嚴淨道場  第三啟請聖賢  第四供養觀門  第五正坐思惟  第六稱讚如來  第七禮敬三寶  第八修行五悔  第九旋繞念誦  第十警策勸修
  諸家禮懺。皆先香華供養。今先啟請者。廣儀曰。若不先請。欲供何人。固宜先請。義有在焉。

  第一總敘緣起

  吾佛之唱圓覺也。開一心法而被乎三根者。斯葢障之有淺深。機之有利鈍矣。是故通別觀門離之為二。道場懺悔次其第三。亦猶出廄良駒已搖鞭影。薶塵大寶須設治方耳。然則懺之為義。有理懺焉。有事懺焉。若夫陳罪相以精勤。責妄心而愧切。此事懺也。念實相以宴安。耀慧日於霜露。此理懺也。漢魏以來崇茲懺法。蔑聞其有人者。實以教源初流。經論未備(方等諸經婆沙等論)。西晉彌天法師嘗著四時禮文。觀其嚴供五悔之辭。尊經尚義多摭其要。故天下學者悅而習焉。陳隋之際。天台智者撰法華懺法。光明百錄具彰逆順十心。規式頗詳而盛行乎江左矣。有唐中。吾祖圭峰禪師追彌天之餘烈。貫智者之遺韻。備述圓覺禮懺禪觀。凡一十八卷。包并勸修揆敘證相故道場法事之門有七。而禮佛懺儀之門有八。其所伸引沖邃澣漫(多用佛名文及華嚴經等意)。葢被三期限內修證耳。余以像法之末遇茲遺訓。緬懷淨業其亦有年。繇是略彼廣本為此別行。法類相從。葢盡一席之[車*亢]矣。既而觀其辭雖異於彌天。唱其聲似恊於智者(天竺西明皆廣智者之裔)。後之末學繼而修之。則圭峰劬勞之德亦報之之萬一也。

  第二嚴淨道場

  (此門者當道場法事第六。今異錄之。以為略本之統要耳)。
  夫衣服身形皆是行人心所依處也。若欲修此圓頓大行。先須禮懺之法。必須淨心。心不孤起必藉依緣。依緣清淨故心即清淨。故須嚴淨此三事也。況欲啟請賢聖須嚴淨壇場。壇場不嚴潔則道心不發。無所感降。是故應當嚴壇淨服浴身。妄諸事務。調伏身心。供養三寶。一心繫念。自憶我等有此身來。及過去世中所有惡業。專精懺悔。希修觀時身心清淨。所有願求悉皆尅獲。其道場法。先須揀處。離於喧雜惡穢及諸障難。若得深邃巖谷幽僻林泉最為殊玅。若在人間須除去一二尺舊土。以香泥塗地。懸諸幡華。堂中置盧舍那像。兩畔置文殊.普賢二像。是為三聖。佛前安圓覺經。以函盛之。點蓮華燈。焚百和香。諸莊嚴具唯要潔淨。不必好貴。各隨力分。但力極即為至貴。本獻供養賢聖。秪為表自虔誠。豈賢聖有好惡也(好惡二字皆去聲呼)。其布置方法任自隨便。亦無局定之儀式。次淨衣服者。然出家者本合護淨。若料尋常護之不謹。即臨入道場著新淨衣(如無新者浣洗故衣)。次須澡浴身體。身若穢觸豈堪近於聖賢。雖諸佛無心。神祇不衛。神祇不衛則邪魔惱亂障難生也。非唯淨身。尤須淨心。絕諸緣念。縱遇障難無退志矣。三業清淨方入道場。初入用六齋日。此日四王使者諸大善神來下人間檢察善惡。見修行者安慰守護為現瑞相。令行者心生歡喜增益諸根耳(自下八門多依廣修證儀詮次)。

  第三啟請聖賢

  夫欲發心洗滌罪垢。加功運行證入玅境。每對十方一切賢聖願為證明。雖諸佛賢聖無所不在。若不虔請。對而不現。故須依智。雖識常依佛想。心清智明。理隨事變。即常見佛。名淨緣起。故華嚴云。譬如日出普照世間。於一切淨水器中影無不現。佛日亦爾。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水器中佛無不現。然行者初入道場。稱念盧舍那佛。右繞一帀至法座前。敷尼師壇。正身正念。慎勿散亂。合掌佇立。嚴德者首唱云。
  一切恭敬。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
  (總禮三寶一拜。互跪執手鑪。爇眾名香。恭敬聖賢。但每旦三請。餘時不用)。
  一心奉請南無大光明藏凡聖本源現諸淨土法報圓融盧舍那佛(三請一禮下皆依此)。  一心奉請南無娑婆世界釋迦文佛及彼淨土同說圓覺百千萬億河沙諸佛。  一心奉請南無清淨覺地光嚴住持盡未來際守護圓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一心奉請南無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十二部經清淨眼目頓教大乘甚深法藏。  一心奉請南無大光明藏淨土會中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行普賢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南無淨土會中通明觀行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南無淨土會中別明觀行威德自在菩薩辨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南無淨土會中道場如行圓覺菩薩流通教法賢善首菩薩并諸眷屬十萬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馬鳴龍樹諸祖菩薩及十方三世一切菩薩聲聞緣覺聖僧。  一心奉請南無淨土會中守護人法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乃至火首金剛大力鬼王并諸眷屬。及此國內名山大川當州分野境內鬼神。此所住處護伽藍神守正法者一切賢聖(從守護下但三請。不應禮拜。白衣無妨)。

  第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