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二乘。圓通即佛。無即無離。盡未來際(觀聲聞)。
  (助云)以此道場功德。迴向法界。願我及眾生。圓具心期。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悲心發光。光光映現。麟覺聖人。悉皆迴心。宏濟艱難。周旋法界。各於念念。度脫含生。獐鹿習亡。化為師子。聲震百獸。盡未來際(觀辟支)。
  (正云)以此道場功德。迴向法界。願我及眾生。不取生死。不取涅槃。塔涌栴檀。華開寶相。乘機度世。不涉根塵。影事周旋。頓現諸妙。於諸大士。互主互賓。無一菩薩。非我自己。眾生呼喚。赴感尋聲。靈靈一機。盡未來際(觀菩薩)。
  (助云)以此道場功德。迴向法界。願我及眾生。復本心源。更無一事。靈風脈脈。元箸超超。所觸皆圓。無心成應。身毛塵剎。巨細全亡。情量不存。十方燈鏡。空明一際。非境非心。法法圓成。盡未來際(觀如來)。
  (主法云)以上所述四十八願。願絲願網。一一珠涵。願海願光。層層鏡照。言無或妄。力本依真。諸如來所共見知。十法界齊為作證。永無退息。熏轉圓成。長侍道場。發明本際。
  (二表鳴磬。三拜。凝神少許。正表云)殷勤奉告。凡聖真靈。滿足心期。不忘本願。以此功德。迴向菩提。情與無情。同成佛道。(鳴磬。振鈴。問訊。出)。
  (午前後行放生。及給性糧。二事隨意)。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卷第七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卷第八

    淨業行人 咫觀 鄭應房

  上下堂通供(連普席) 結願

  第七日四更并巳刻
  (主法入表白云)至心歸命。十方法界。佛法僧寶(一拜。鳴磬。振鈴)○(遂將供品。一一陳列。并及茗點)。
  (正表云)一切法是佛法。故當如法以言施。一切心是佛心。故當即心以為供。心平等。故供亦平等。法玲瓏。故施亦玲瓏。必謂百城煙水。是處道場。法中王不待飽於珍饈。鏡中心豈借熏於香火。同空無物。尚滯於前途。著手成春。方偕之大道。今則施心大普。供法全彰。合二十五席之音樂燈塗。齊現無邊彩畫。總十萬八千之苦酢鹹淡。都成一味調和。玉燭齊明。栴檀乍爇。華風四座。合真假而長春。果熟三生。統鮮枯而入妙。如斯嘉會。誰測功勳。恭請密言。助成真願(鳴大魚。大眾同誦二十一徧)。
  曩謨薩縛怛他 孽跢 縛路枳帝唵 三跋囉三跋囉 吽
  (二表隨誦隨灑一切供具上。呪畢。鳴磬。振鈴)。
  (法師想。此一切供中。出生無量界內界外微妙五塵。及法供養。品類具足。美善齊彰。能使聖凡。悉生歡喜。示受此供。以之奉獻。如心印心)。
  (助表云)段觸思禪。四食原非有二。俱生和合。五味可以相參。入聖境而都超。在凡情而似有。極大悲以同物。豈非隨順之心多。合眾品以明虔。惟願慈和之用足。竊念十方眾生。為好心故。為求道故。以內身外財。於法界中。秉真實心。而為施捨。其中或遇外道惡人。庸流雜鬼。暗明盜受。引入歧趨。眾生不知。作福田想。以斯多劫。不出輪回。今某等普代十方一切眾生。捨妄還真。專誠供養。宏開嘉會。普供真靈。不妨品品之相銜。悉使重重而無盡。
  (正表同念)等心攝受。妙用周旋。總勝劣而無遺。慶團欒而歆饗(鳴磬。振鈴)。
  論曰。何以請之名相。供之名相。上下通供之名相。各各別乎。葢一文屢見。精彩不鮮。異曲同工。神明益旺。故能運心通感。具足靈益也。
  (主法云)一心奉供。第一席。法身清淨。塵剎圓涵。無盡重重。受用變化。一切如來。唯願各偕眷屬。安處道場。是日今時。受茲法供(鳴磬。振鈴。同一拜)。
  論曰。何以特開席數乎。葢以宏開盛會。圓滿心期。一一指陳。方為慶慰。
  (主法云)一心奉供。第二席。為諸佛師作眾生範。重重無盡。權實玲瓏。不可言思。無邊法寶。惟願各偕眷屬。安處道場。是日今時。受茲法供(鳴磬。振鈴。同一拜)。
  論曰。第一法身。第二佛師。第三與第四。統以僧號。是何故也。[這-言+交]逪逪以盡法界之變化也。問。三四何不言佛也。四既僧矣。又標法輪。答曰。以不齊齊之。所以盡變化之神也。問。十宗既標僧號。何不列勝義僧。令長者李君等。欣然一坐。答曰。勝義僧已攝菩薩位中。今為席不為人。席之名相全。而人之神明變化者。莫不滿十方而來格來饗也。且下堂之機進而益熟。故超勝之情迥異矣。
  (主法云)一心奉供。第三席。九輪交錯。菩薩僧伽。諸品辟支。大阿羅漢。惟願各偕眷屬。安處道場。是日今時。受茲法供(鳴磬。振鈴。同一拜)。
  (主法云)一心奉供。第四席。禪宗淨土。教律祖師。曲直諸宗。性相分派。轉法輪僧。惟願各偕眷屬。安處道場。是日今時。受茲法供(鳴磬。振鈴。同一拜)。
  (主法云)一心奉供。第五席。十方往生。九品上善。阿[鞥-合+(白-日+田)]跋致。菩薩聲聞。一生補處。惟願各偕眷屬。安處道場。是日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