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第七)识若无。彼(第六识之增上不共俱有所)依宁有。又不可说(肉团心)色。为彼所依。(以说名为)意。非(是)色故。(且)意识(由依意故。得具自性。随念。计度。三种分别。设依色者。便与五识一般。但有自性分别)。应无随念计度二分别故。亦不可说五识无有俱有所依。彼与五根俱时而转。如(种与)芽。(形与)影故。又识与根。既必同境。(喻)如心(与)心所。决定俱时。
  
  五根为五识依。共有三义。一者增上。由根发识故。二者不共。眼识自依眼根。不与耳识等共故。三者俱有。眼正见时。识正了别。同一刹那。无前后故。余五亦然。五根如种。五识如芽。五根如形。五识如影。五根如心王。五识如心所。意与第六。应知亦然。
  
  由此理趣。极成意识。(犹)如眼等(五)识。必有不共(他识)显自名(为意识之意)处。等无间(意根之所)不摄。(是)增上生(缘)所依。极成六识(各)随一(根)摄故。
  
  量云。极成意识是有法。必有不共显自名处等无间不摄增上生所依宗。因云。极成六识随一摄故。喻如眼等识。言等无间不摄者。谓瑜伽云。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为意根。此约前灭识为后开导依。所以假立意根之名。今此同时增上所依。非彼等无间意所摄也。二为缘生识竟。
  
   (子)三思量名意。
  
  又契经说。思量名意。若无此(第七)识。彼(思量意则)应非有。谓若意识现在前时。等无间意已灭非有。过去未来理非有故。彼(过去等无间意)。思量(之)用。定不得成。既尔。如何(经中)说(思量)名为意。若谓(思量名意。乃是)假说。理亦不然。(既)无正思量。假(名为意复)依何立。若谓(意识于前)现在(之时)。曾有思量。(今虽已灭。得名为意。然殊不知第六意识)尔时(正现在位。虽有思量。但)名(为)识。宁(得)说为意(乎)。故知别有第七末那。恒审思量。正名为意。(若夫)已灭(之等无间意。乃)依此(第七而)假立意名(耳)。
  
  问。二卷破外难云。假必依真。亦不应理。今乃云无正思量。假依何立。不亦自语相违耶。答。世间名字。固有依真说假者。亦有不依真说假者。元非一概。依真说假。如依真见道假说相见道。依内种子假说外种子。依思量意假说等无间意之类是也。不依真说假。如兔无角。假说兔角。龟无毛。假说龟毛。又如月无二。假说二月。空无华。假说空华。乃至见相二分非我法。假说为我法等是也。故云。假必依真。亦不应理。倘更执假必不依实事。亦岂应理也哉。又若约诸法自相名真。则思量名意。亦唯于诸法共相而转。何尝亲得彼自相哉。特于共相之中说实说假耳。
  
   (子)四无心定别。
  
  又契经说。无想(定。)灭(尽)定(二种不同。假使第七)染意若无。彼(二种定。便)应无别。谓彼二定俱灭六识及彼(相应)心所。体数无异。若无(第七)染意于(此)二定(之)中。一(无想定是)有。一(灭尽定是)无。(则)彼二(定)何别。若谓加行界地(所)依等有差别者。理亦不然。彼差别(之)因。(正)由此(第七识而)有故。此(第七识)若无者。彼(差别)因亦无。是故定应别有此意。
  
  体。谓心王。数。谓心所。言此二定之中。所灭心王。同是六识。所灭心所。同五十一。设非有染无染二意差别。则二定更无异矣。加行。谓作意。所依。谓教法。等者。等取自体假立也。集论明此二定有五门差别。一所依。二自体。三假立。四作意。五界地。一所依别者。无想定。乃外道弟子。依外道所说邪教而修。灭尽定。乃世尊弟子。依世尊所说正教而修。二自体者。无想定。体是有漏。灭尽定。体是无漏。三假立者。无定想。依有覆意所缘阿赖耶假立。灭尽定。依无覆意所缘异熟识假立。四作意者。无想定。由永出离作意以为加行。灭尽定。由暂止息作意以为加行。五界地者。无想定。是色界舍念清净地所系。灭尽定。依无色界非非想地而入。仍非所系。
  
   (子)五无想天染。
  
  又契经说。无想(天中)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第七)识。彼(无想天便)应无染。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则俱生)我执便无。(然)非于余处有具缚者。一期生中(或能)都无我执。彼(无想天若)无我执。应如涅槃。便非圣贤同所诃厌。(救曰。彼无想天我执)初(半劫后方灭)。后(半劫时又生。则是)有故。无如是(应如涅槃之)失。(破曰)。中间(四百九十九劫)长时无(我执)故。有(如涅槃之)过。(救曰。过)去(未)来有(我执)故。无如是(如涅槃之)失。(破曰)。彼(过去未来)非现(非)常。(同于)无故。有(如涅槃之)过。(又)所得(之无想异熟既)无故。(则)能得(无想报之有情)亦无。(此无想异熟。乃是)不相应法。(不过依于色心分位假立)。前已遮破。(不是实有。若无末那。亦无藏识)。藏识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