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蛇吞蝦蟆。救則是。不救則是。 師曰。救則雙目不睹。不救則形影不彰。
  僧問。師尋常教學人行鳥道。未審如何是鳥道。 師曰。不逢一人。 曰。如何行。 師曰。直須足下無私去。 曰。祇如行鳥道。莫便是本來面目否。 師曰。闍黎因甚顛倒。 曰。甚麼處是學人顛倒。 師曰。若不顛倒。因甚麼却認奴作郎。 曰。如何是本來面目。 師曰。不行鳥道。
  師曰。今時人學道。祇認得驢前馬後底將為自己。佛法平沈。此之是也。賓中主尚未分。如何辨得主中主。 僧問。如何是主中主。 師曰。闍黎自道取。 曰。某甲道得。即是賓中主。如何是主中主。 師曰。恁麼道即易。相續也大難。遂示頌曰。嗟見今時學道流。千千萬萬認門頭。恰似入京朝聖主。祇到潼關即便休。
  僧問。甚處來。 曰。遊山來。 師曰。還到頂麼。 曰。到。 師曰。頂上有人麼。 曰。無人。 師曰。恁麼則不到頂也。 曰。若不到頂。爭知無人。 師曰。何不且住。 曰。某甲不辭住。西天有人不肯。 師曰。我從來疑著這漢。
  僧問。如何是青山白雲父。 師曰。不森森者是。 曰。如何是白雲青山兒。 師曰。不辨東西者是。 曰。如何是白雲終日倚。 師曰。去離不得。 曰。如何是青山總不知。 師曰。不顧視者是。
  師與雲居過水。師問。水深多少。 居曰。不濕。 師曰。麤人。 居却問。水深多少。 師曰。不乾。
  師因曹山辭。遂囑曰。吾在雲巖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事窮的要。今付於汝。詞曰。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護。銀盌盛雪。明月藏鷺。類之弗齊。混則知處。意不在言。來機亦赴。動成窠臼。差落顧佇。背觸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屬染污。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為物作則。用拔諸苦。雖非有為。不是無語。如臨寶鏡。形影相覩。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嬰兒。五相完具。不去不來。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無句。終不得物。語未正故。重離六爻。偏正回互。疊而為三。變盡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剛杵。正中妙挾。敲唱雙舉。通宗通塗。挾帶挾路。錯然則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屬迷悟。因緣時節。寂然昭著。細入無間。大絕方所。毫忽之差。不應律呂。外寂中搖。繫駒伏鼠。先聖悲之。為法檀度。要合古轍。請觀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觀樹。如虎之缺。如馬之馵。以有下劣。寶几珍御。以有驚異。貍奴白牯。木人方歌。石女起舞。非情識到。寧容思慮。臣奉於君。子順於父。不順非孝。不奉非輔。潛行密用。如愚若魯。但能相續。名主中主。
  師又曰。末法時代。人多乾慧。若要辨驗真偽。有三種滲漏。一曰見滲漏。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曰情滲漏。滯在向背。見處偏枯。三曰語滲漏。究妙失宗。機昧終始。濁智流轉於此三種。子宜知之。
  偈曰。道無心合人。人無心合道。欲識箇中意。一老一不老。

  仰山南塔光涌禪師

  師依仰山剃度。北游謁臨濟。復歸侍山。山曰。汝來作甚麼。 師曰。禮覲和尚。 山曰。還見和尚麼。 師曰。見。 山曰。和尚何似驢。 師曰。某甲見和尚亦不似佛。 山曰。若不似佛。似箇甚麼。 師曰。若有所似。與驢何別。 山大驚曰。凡聖兩忘。情盡體露。吾以此驗人二十年。無決了者。子保任之。 山每指謂人曰。此子肉身佛也。

  福州雙峰古禪師

  師因辭石霜。石霜將拂子送出門首。召曰。古侍者。師回首。 石霜曰。擬著即差。是著即乖。不擬不是。亦莫作箇會。苟非知有。莫能知之。好去。好去。師應喏喏。 後僧問。和尚當時辭石霜。石霜恁麼道。意作麼生。 師曰。祇教我不著是非。

  三聖院慧然禪師

  上堂。我逢人即出。出則不為人。便下座。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臭肉來蠅。

  灌谿志閑禪師

  師住末山後。上堂曰。我在臨濟爺爺處得半杓。末山孃孃處得半杓。共成一杓喫了。直至如今飽不飢。
  僧問。久嚮灌谿。到來祇見漚麻池。 師曰。汝祇見漚麻池。且不見灌谿。 曰。如何是灌谿。 師曰。劈箭急。

  九峰道虔禪師

  僧問。無間中人行甚麼行。 師曰。畜生行。 曰。畜生復行甚麼行。 師曰。無間行。 曰。此猶是長生路上人。 師曰。汝須知有不共命者。 曰。不共甚麼命。 師曰。長生氣不常。 師乃曰。諸兄弟還識得命麼。欲知命。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競涌是文殊境界。一亘晴空是普賢牀榻。其次。借一句子是指月話月。且如諸方先德未建許多名目指陳已前。諸兄弟約甚麼體格商量。到這裏。不假三寸。試話會看。不假耳。試釆聽看。不假眼。試辨白看。所以道。聲前拋不出。句後不藏形。盡乾坤大地都來是汝當人箇體。向甚麼處安眼耳鼻舌。莫但向意根下圖度作解。盡未來際亦未有休歇分。所以洞山道。擬將心意學玄宗。大似西行却向東。珍重。

  台州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