燄慧地已下至一切眾僧有四行半經明以願力見多佛并供養分二以此善根已下至轉復明淨有四行經明見佛承事住多劫中深心信解更增明分三佛子譬如金師已下至悉不能壞有六行經明以金師鍊真金作莊嚴具轉明淨喻分四此菩薩已下至第四燄慧地有兩行半經明此位中所行之行分五菩薩住此地已下至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可有四行經明此位菩薩授職分如一切種者明加行成種一切智智者明入根本智及差別智皆可以求如是者之所依止六復作是念已下至一切智智依止者可有兩行經明此位堪為一切眾生師首分七是菩薩已下至以為眷屬有三行經是依自報業入三昧見佛及威動廣狹分八若以願力已下有兩行經明以願力見佛甚多不能數知分。
  【經】
  菩薩已淨第三地  次觀眾生世法界  空界識界及三界  心解悉了能趣入  始登燄地增勢力  生如來家永不退  於佛法僧信不壞  觀法無常無有起  觀世成壞業有生  生死涅槃剎等業  觀前後際亦觀盡  如是修行生佛家  得是法已增慈愍  轉更勤修四念處  身受心法內外觀  世間貪憂皆除遣  菩薩修治四勤行  惡法除滅善增長  神足根力悉善修  七覺八道亦如是  為度眾生修彼行  本願所護慈悲首  求一切智及佛土  亦念如來十種力  四無所畏不共法  殊特相好深美音  亦求妙道解脫處  及大方便修行彼  身見為首六十二  我及我所無量種  蘊界處等諸取著  此四地中一切離  如來所訶煩惱行  以無義利皆除斷  智者修行清淨業  為度眾生無不作  菩薩勤修不懈怠  即得十心皆具足  專求佛道無厭倦  志期受職度眾生  恭敬尊德修行法  知恩易誨無慍暴  捨慢離諂心調柔  轉更精勤不退轉  菩薩住此燄慧地  其心清淨永不失  悟解決定善增長  疑網垢濁悉皆離  此地菩薩人中勝  供那由他無量佛  聽聞正法亦出家  不可沮壞如真金  菩薩住此具功德  以智方便修行道  不為眾魔心退轉  譬如妙寶無能壞  住此多作燄天王  於法自在眾所尊  普化羣生除惡見  專求佛智修善業  菩薩勤加精進力  獲三昧等皆億數  若以願智力所為  過於此數無能知  如是菩薩第四地  所行清淨微妙道  功德義智共相應  我為佛子已宣說
  【論】第七菩薩已淨第三地已下有三十四行頌明重頌已前法分釋義中分為兩段一初兩行頌歎菩薩已淨第三地法方能趣入第四地分二始登燄地增勢力已下至我為佛子已宣說有三十二行頌明重頌前法分如身見為首六十二見者明有身見即六十二見俱生以是義故修觀身受心法以用治之得無身受心法即諸見總無唯智所見也名悟佛知見入佛知見生佛家故六十二見者於五陰上各有三世於三世上橫計有四句一如去二不如去三亦如去亦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如去未來五陰上各計四句一者邊二者無邊三者亦邊亦無邊四者非邊非無邊現在五陰上各計四句一者常二者無常三者亦常亦無常四者非常非無常於五陰上有三世三世上各有四見一世有二十三世各有二十通為六十總斷常二見為本共為六十二見又為色受想行識各有四見一世上有二十三世為六十斷常二見共為六十二若以四念觀門諸見總為佛事為身見無性總是佛知見故。
  第五難勝地將釋此地五門如前一釋地名目此地何故名為難勝地為以禪波羅蜜發起善根慈悲喜捨通達世法下地不如故名難勝地二明此地修何行門者此地以禪波羅蜜為體餘九為伴三明善財表法者云去此不遠有夜神名寂靜音海坐摩尼幢莊嚴蓮華座善財得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云去此不遠者不離菩提體而有禪波羅蜜行故號寂靜音海者明禪體是寂靜故音海是表定能發慧用故坐摩尼幢莊嚴蓮華座者表摩尼名離垢寶明禪定離垢故幢者明法性定體不隨境動明境界與心當體自定為無自性故莊嚴者以無作性禪用嚴萬行故蓮華者表行無染故明行性不異無作禪俱無性故得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者表無作性禪體同法界故云廣大常居生死常行萬行禪悅無憂名之為喜以定嚴慧名曰莊嚴不迷靜亂名為解脫此名難勝地者為明以定體善知世法無定亂性勝於定亂故名難勝地為過三界惑復不證涅槃三界及涅槃總不能壞其無依住之智慧故名難勝地夜神者表無依住中智悲處生死之長夜破一切眾生之迷故此夜神所將名目及所坐之座表法大意明不壞無依無作無性自體之禪用彰萬行以寂起用故善財問言此解脫門為何事業行何境界起何方便作何觀察夜神言我發起清淨平等樂欲心我發起離一切世間塵垢清淨堅固莊嚴不可壞樂欲心我發起攀緣不退轉位永不退轉心已下如是無量發起心具如經說意明住欲界心多者便令使修寂靜定至色界無色界禪多者令入法性禪發起攀緣於後上上位中智慧方便廣度眾生等空無限大用故不令守靜住禪樂故此寂靜音海主夜神坐摩尼幢莊嚴蓮華度百萬阿僧祇主夜神前後圍遶表法性無作定體徧周無盡行體亦徧周故言百萬者大數之長也阿僧祇者不可數也此明寂用圓滿以名座及所同住之眾及住處近遠及法門名目思之可解此地之意第四明於三界中此地得何界解脫者若以總相三界同一解脫若以別相此地以禪波羅蜜為體得上色無色界解脫為四地重治欲界細惑此地重治色無色界細惑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