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為令下顯意。初中可知。二正顯中十願。初二及七。皆名無[得-彳]耳者。准梵本。初名無著耳。二名無[得-彳]耳。七名無所住耳。四中云不因耳處生分別心者。謂不因耳能聞聲即執耳有體性。執有體是分別心耳。是十二處中耳處故。由離分別。名清淨也。五中今蒙昧識畢竟不生者。使明利耳常現行故。八云無壞耳者。梵本中。名無斷耳。善知諸論。無能斷者。九十云廣大清淨為諸耳王者。謂於諸能遠聞耳及離分別耳中。無[得-彳]自在最勝故。十中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具足天耳。得成佛耳。餘願及結意等可知。
  後施鼻迴向中四。一牒前起後。二所謂下正顯。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初可知。二正顯中有二十願。前十正願。後十相從願。何故施鼻願中說面者。謂鼻於面最為中樞。好醜由生故。此施鼻發願得面也。就前十願中。二云得隨好鼻者。八十種好中云鼻兩孔不現故。三云善相者。謂有大人相故。如下相海云。如來鼻有大人相。名一切神道智慧雲。清淨妙寶以為莊嚴。眾寶色光彌覆其上。於中出現無量化佛。坐寶蓮華。往諸世界。為一切菩薩一切眾生。演不思議諸佛法海。六云隨順所宜現。非定一故。八云伏怨者。魔見婦伏故。九善見者。見必發善心故。餘願可知。後十中二云一切法面者。面是正向義。謂心正向諸法性故。善見隨順。同前鼻說。餘願及結可知。四顯意中有十門。謂鼻香所入故。攝受香故。了知香持香氣住故。覺香氣如眼見色故。合中知如觸證故。於香辨了。即是有所成就故。根照識了故。香為供養嚴潔等故。五分法身皆名香故。
  三通結可知。
  第二十九施牙齒者。以此二物業果相似。故合說也。文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一標起章門。言安住堅固自在地中者。智度第十四云。如象王牙齒是法身菩薩故。二猶如下引例證成。言六牙象王菩薩者。十輪第四云。乃往過去有迦奢國。王名梵授。敕旃荼羅。有大象王。名青蓮目。六牙具足住雪山邊。汝可往彼拔取牙來。若不得者。汝等五人。定無活義。乃至云。時大象王。即自拔牙。施旃荼羅。廣說如彼。三菩薩摩訶薩下正顯施行。於中二。先標。後所謂下明起得心希有難得。有十二種。一無竟期。二畢竟無碍。三永無悔。四貪瞋癡不起。五無餘恡。六為大菩提。七利有情。八有二種。一上大。二無上大。上大亦名無等。謂於諸施。餘無與等。無上亦名無等等。謂於諸無等施中。互相齊等故。九於諸施中最故。十亦名妙。以自在智施為勝故。十一亦名極妙。謂離一切煩惱。自在施為最勝故。十二闕己濟物。喜過濟己故。
  二明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願得佛牙齒。以堪起塔受供故。二願得佛三十二相中齊平相齒。三舉心取智。言總意別。或依主。或隣近也。智能調柔。或柔則善趣彼岸之行。而牙能調食。食熟則堪充資身力之用。四是佛三十二相中白淨相齒。五如相海品說。右輔上下牙及齒相。皆有眾寶香華光明等莊嚴及現佛神力說法等。悉是可憶念事故。六是佛三十二相中四十齒相。七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得牙齒。文理如勝蓮華。塞縛悉底迦相難提迦物多相。皆悉成就。八及十亦多分同前所引相海品說。九易了。
  三雙結。
  四顯可知。
  第三十施舌中四。一施行菩薩。二爾時以諸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一標能施者。二若有下引例證成。三佛子菩薩下正顯行相。初可知。二引古中二。先明安布其心。後猶如下正引。三正顯中二。先明能施者趣中逢乞者。後菩薩爾時下明施時三業。初明意業十種心。二兩膝下明身業。慈心耎語下語業。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同下相海品廣長舌遍覆一切世界。乃至云。佛放光中現佛演法。遍一切剎。三亦同前引相海品說所緣願。并。
  三結。
  四意並可知第三十一施頭中文四。同前。
  初施行中三。一牒起章門。二如最勝下引例證成。又如報恩第五云。過去阿僧祇劫。波羅奈國王名大光。施婆羅門頭。云云。三佛子菩薩下正顯行相。初可知。二引例中二。先舉名數。後為欲下明施行所為。為中十種。三是佛一切智。六是佛地地位智也。七是佛一切智智。十堅固智。智為前導故。同首也。後正顯行相中二。先總辨。後於諸下別顯。前中云安住是法者。住此迴向法故。入諸佛種性者。成就道種性。餘文易了。後別中十種。一信佛長善。二施喜。三離相。四度彼。五照法。六發心。七往捨。八自悅。九善欲。十好施。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如來頭者。此初句總相故。二無見頂相。三無能映。四得上首淨土。亦於淨土聖眾中上首。五准梵本云。頭如本那伽吒相。髮如難提迦物多相。光淨潤澤。六卍字嚴飾。准梵本中是第八云室利[革*未]瑳相嚴飾。七世所希有。八具足佛首者。同三世佛具足無缺故。九成就智首。一切世間最第一首者。梵本中。但云最第一。無復首字。十為具足首。已上總是一願。梵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