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隨智行。言觀智說故者。釋所由。謂何故智行是菩薩行。答以說觀智為菩薩行故。釋義無礙中。云十地差別。謂心者此出地體。謂地別由心說為口言。釋門中。云不顛倒釋不壞說。教授釋隨順地道。
  第九明如來地相中。約佛體用。以分法義。依彼廣略。以分詞樂。初一念證得名法身相。二時處應現名色身相。三謂前二身中智德差別名正覺相。四隨物樂。廣顯佛德無量差別。名為說相。下重釋義中。隨何等劫成何等佛者。釋事中。言隨以何國是成道處也。隨何等佛。是現佛身。釋相中云。隨名所記可得見聞者。謂如名所記。身土聲色。可見聞故。釋詞無礙中。云隨正覺等者。以十佛中最初名為正覺佛。故云依說。
  第十明作住持相中。依知佛說總別。以分法義。即說法義名詞。詞中差別名樂說。初覺相者。是佛起說住持德。二差別相者。是佛隨機現差別德。三說相者。依前差別。為眾生說。四彼無量相者。隨物心樂異說故。下重釋中。佛語者。此本云如來語。謂能說故。力是神力。破憍慢眾生故。無畏降邪不共異小。悲能常說智為說依。轉法則是隨順正說。此上皆是一切智攝。釋義無礙中。隨心性者。是種性差別根欲可知。言諸佛智行等者。釋樂說中。智行名法身。此行利生不壞名圓滿。隨彼信等。釋隨信說故。
  第四大段明法師成就中四。一持成就蘊法在心。二此菩薩得如是百萬下說成就依持起從。三佛子此菩薩假使下問答成就善答他問。四佛子此菩薩後更下受持成就能更受勝法。為他宣說。
  初中二。先牒前起後。後得義陀羅下正顯總持。於中。先略列十名並依樂用。後如是下牒略結廣。謂初三起意。一業知義。二知教。三知起化通。次三起身業。一身放光性善耎者。慈光攝取。二性剛強者。以威巧攝。三上供佛下攝貧乏。後四起口業。一於大乘中。狹劣眾生。示大乘教救拔威德。令捨劣歸趣不難故。二無間斷障礙常說故。三無盡樂說。四種種義樂說廣說也。後牒略結廣。可知。
  第二明說成就中三。初明能受多法。二此菩薩得如是陀羅下明能隨樂廣說。三此菩薩受於法座欲以下。明能起說自在。於中。云初見於佛等者。梵本云。纔禮佛時。即於無限佛所。得無量法門光明。所得法門下同。次後云坐於法座而說於法。准梵本。應云而演說法。
  第三問答成就中二。初明一世界答難。後如是乃至下明一切世界答難。
  第四受持成就中二。先於一毛端處。後如一毛下。類一切處。領受可知。
  自下第二明位果。三果同前。不煩重說。
  第三大段重頌分中。二十四頌分六。初二頌頌法師方便。二有二頌。頌智成就。三有七頌。頌入行成就。於中。初頌云若欲等者。梵本云。智者能入無邊識。推求眾生心稠林。種種心行速疾轉。以微細意得是智。第二頌初兩句云煩惱等者。梵本云。隨眠起作趣相續此速。為一句也。
  第四頌中第三句。云與者等者。梵本云。意樂隨眠同伴主。謂同伴及同生故。第四句云常等者。梵云與心相隨練不斷。第五頌云但等者。梵本初句同。下三云不住於心亦不離。雖難可了禪能退除。金剛道餘無斷。第七頌第四句。云惑溺等者。梵云雖行智道溺諸見。四有九頌。頌說成就。於中。第八頌。云十方等者。梵本云。十方所有諸眾生。一切咸來同會坐。一念悉知其意樂。能以一音使充滿。五有三頌。頌地果。六末後一頌歎深結說。第九地釋了。
  第十法雲地。二門分別。先以義料簡。後依文正釋。
  前中略顯二門。一釋名二來意。
  前中略有六處。一攝大乘。說法雲地者。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譬如大雲。無性論師。自有三釋。一由得總緣一切法智。總緣一切契經法等。不離真如。此一切共相境智。譬如大雲。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法水。智能藏彼。如雲含水。有能生彼勝功德故者。此通二釋。若智雲含功德法水。名法雲。是有財釋。若依共相境智含德水。名法雲。是依主釋。前釋為勝。二又如大雲蔽。如空麤重。猶如大雲隱覆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隱覆如空廣大無邊惑智二障。言隱覆者。斷義隔義者。此總緣一切法智名法。即此智法如雲隔斷廣大二障虗空。此法即智故。持業釋也。三又如大雲注清冷水充滿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出生無量殊勝功德。充滿所謂無依法身者。若依總緣一切法智雲出功德法水。此即從所出名法雲。是有財釋。若依所充滿法身名法雲。是依主釋。後釋為勝。二依成唯識第九。三釋同前。不煩重敘。三金光經云。法身如虗空。智慧如大雲。遍覆一切故名大雲。真諦釋云。如虗空者譬三如如虗空有三義。一容受義。譬自性法身不礙生死故。二無邊義。譬顯了法身。雖得顯了。猶未究竟。如空有清淨處有塵霧處。譬道中法身通解惑故。三清淨無塵霧空。譬聖果法身也。智慧如雲者。譬如如智有三道。一道前性得。二道中脩得。三道後至得者。雖有三釋。經意本詮障盡智圓證法身滿。名法雲。此即智從所證得名。依主釋也。四莊嚴論第十三云。二門如雲遍雨法雨。名法雲者。菩薩第十地中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習因遍滿阿梨耶識中。譬如浮雲遍滿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