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下別後佛子總結。別顯中十。一者身語供讚。二八相應機。三身現三世之事。四身內容剎。五毛孔出風。六海華現佛。七身光遍照。八口噓地動。九示起三灾。十身剎作相。後結可知。
  第五令喜者斷疑故。此有二種。一顯示自體通力以斷眾疑。二佛子此菩薩住如是智慧下。明說法以斷眾疑。前中有二問答。前問答顯神力無上令眾歡喜。後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若菩薩下。明後問答。是神力有上令眾歡喜。前中亦二。先大眾疑。謂舉佛疑菩薩非是疑佛也。後解脫月領疑為請。剛藏答中四。一人定斷疑。二爾時解脫月下顯定名字。三又問下業用分齊。四佛子菩薩住法雲下類顯廣多。就初中亦四。一法主入定。二眾現入身。三身內見佛。四攝用還本。二顯名中。先問。後答。前入定時已顯其名。何故更問。釋云當時法主嘿然入定。後結集家。取以安之。既當時不顯。故此問也。答中言佛國土體性者。入此三昧。能現佛國故。三業用分齊中二。先問。後答。答中非但如前現一切剎其身乃能現過恒沙剎塵佛剎。四類顯廣中三。一所得廣多。謂此地所得非一二故。故云得如是無量等。二故此下明業用難測。於中十二種分二。先別說。後略說總結。初三業業具難測。二神通是前神通大。三觀三世是三達智。四三昧是前三昧大。五智力是前智大。六遊戲解脫門是解脫大。七變化等是變化外事等。及後結並可知。
  第二明有上問答中二。先問。後金剛藏下答。前中舉菩薩疑與佛齊。問詞同上疑意有准答可知。後正答中二。初總呵問非。後復次下別顯問非。前中二。先喻況。後法。喻中。一塊土者。論經云二三豆土。餘並可知。後顯中二。初總明佛不可以法雲德比。後佛子我今下方便顯其非比之相。前中先喻。後法。喻云如四天下取少許土者。此喻前來說法雲地德。餘者無量者。此喻前說之外多未說者也。後法中。此法雲等者。即是合前餘未說者也。況如來者。具說菩薩地德當無量劫。況今始說少說。即欲比如來邪。此中有三重。一豆許土。二四天下土。三無邊世界地土。將四天下土比無邊世界土。當自不可。況以豆許土比邪。以法雲具德當不比佛。況其少分比如來邪。後方便顯非比中二。先總標。後佛子假使下正顯。顯中二。初能比。後此一如來下所比。前中三。一所依處多。諸十方各無邊剎數剎。二能依人位高。謂得此地菩薩。三彼位高者多。謂於前多剎中。肩排相次住。如稻麻等。四彼多菩薩各是多時積行。謂百千億那由他劫。後所比中二。初明以多比少。謂多位高者。多劫之行。比一如來故。後百分下明猶非其比。謂非直前多望一非其比。亦乃相一佛德中百分之內比一分乃至少相近分比亦不及。後明說法斷疑中二。初明調柔行。後此地菩薩智慧下教智淨。上二文皆有法喻合。並准可知第六大勝二二。初明說自在。後佛子是名下結其地相。前中二。初明神通勝。後攝報中若勒行下算數勝。以此二空勝前諸地。故名大勝。前中二。先牒前。後諸佛下正顯。顯中六句。初五別。後一總結。別中五句。論攝為三。初二各一。後三為一也。一三世智者。是斷疑行。以通三世為出世道。故名道義。二法界智者。是速疾神通行。聞說如來祕密法故。三下三句名等作助行。謂於眾生平等化益故。於中。一遍等者。作淨佛國佛平等化眾生故。二照等等者。作法明平等是教智化故。三慈念等者。作正覺平等證智化故。後一句總結可知。
  第七大段。地影像分中四喻。喻地四德。前三阿含。後一證也。前中前一池喻脩行功德。謂諸地中起脩之行。二山喻上勝功德。謂依前脩成德。德位高出。三海喻難度能度大果功德。謂前脩所成德能至大果。度取到義。四珠喻轉盡堅固功德。謂從初地進階法雲故。名為轉。位極障盡名為轉盡。證理終極名為堅固。就初脩德中。有法喻合。法說中。始從歡喜終至法雲。名次第行。因成大果。名趣一切智。喻中阿耨達池。此名無熱惱池。從龍王得名。此表地德。離障惱故。出四河者。勝鬘經出八河。阿含經云二十河。下出現品中。但云閻浮出二千五百河水流入大海。不言出處。出四大河。據根本說故。俱舍十一云。此瞻部洲。從中向北。三處各有三重黑山。有大雪山。在黑山北。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雨有大池水。名無熱惱。出四大河。餘略同下十定品說。而十定最具。尋即可知。其二十河者。大婆沙云。四河去池。各四十里外。復各分四。從池一帀。各於本方。流入大海。是故并四根本。成二十也。(檢)法合中四攝利他合四河。滿足無盡至一切智增成自利得大菩提。合入大海。論云依本願力脩行者。釋菩提心流出善根大願之水。以四攝作利益他行者。釋彼四攝滿眾生自善等。釋自利可知。
  第二山喻上勝功德中三。一總舉法。二如因下喻顯。三佛子此十下總結。初中十地因佛智故有差別者。謂由佛智。為所依因。超此十地。此則佛智一味平等。為十地差別所依。如大地平等為高下山之所依。論云依一切智增上行故。二喻顯中二。先列十山名。後佛子如雪山下。一一別合。前中云[鞥-合+(白-日+田)]陀梨等諸山梵名並如音義上卷中顯。後別合中。初藥草者。喻初地聖智善五明故。二諸香者喻二地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