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地智。思之。
  二緣下二教大。內章曰。教大有三。清凉曰。一因成就大。謂慈悲願力。為起行本。故名為因。二因漸成就大。謂聞思慧等。為出世智因。起之不頓。故名為漸。三教說修成就大。謂即修慧。真修契實。如於正證。可寄言詮。故名教說。教說二字。正揀義大。非如果分不可說故。前二不似正證。體非玄妙。不假言揀。但為出世智因。故並稱因。當分獲得。三皆成就。此三地位。為在何所。此有二意。一約初地。則前二容在地前。地加行故。後一唯居地上。二約通說。地地之中。加行修等。慈悲願力。即是因成。聞思慧等。即為因漸。正證後得。皆教說修。
  緣起等者。太一曰。所言因者。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
  此二下二示雙融地疏曰。(亦是敘賢首文)三約雙融。此上六中。各說即無說。無說即說。無二俱融。准思可見。又果海離緣。故不可說。所證就緣。是則可說。二所證非修。故不可說。能證修起。是則可說。三正證離相。故不可說。後得帶相。是則可說。四後得無分別。故不可說。加行有意言。是則可說。五加行觀無分別。故不可說。寄法表地。是則可說。此上不可說。皆各不異於可說。以真理普徧故。可說不異不可說。以緣修無性故。是故下文。雖說一分。義亦不少。故論云。如實滿足攝取故。評曰。三約下科名同此。上下義意同。
  就普下二就普因彰不共二。初分門。就普賢者。太一曰。雖始起於妙德。圓滿在稱周。故隱文殊。獨言普賢也。可堂曰。分相者。方便無體。莫不皆空。究究正乘。坐斷法界。該攝則三乘無已。普法所成。舊曰。圓融無是普法。色即是空。空中無色。三即是一。一內無三。故曰三乘竟必有盡。若爾。則餘乘皆盡。唯有一乘。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是故二門共詮別旨。
  分相下二隨釋二。初分相門四。初權實分宗。分相門者。分別三一教相差別也。下文曰。良由此法。出情難信。是故聖者將彼三乘。對比決之別教一乘。別於三乘者。太一曰。別教者別於三乘。清凉曰。後一直顯本法一向不共。又曰。唯後一是不共一乘。智論指此。以為不共。大品等經。共二乘說故。又曰。別即不共。不共頓實故。又曰。不共二乘。然一與三。於五教中。有乎二說。一前諸教為三乘。後一為一乘。略如前引。廣如孔目問答探玄雜章。二者以始小為三乘。後三為一乘。備如華嚴圓覺疏等。所以爾者。終頓二教。進退殊故。若約皆為三人。則中三為三。若約泯二異前。則後三皆一。故太一曰。若後破執成正義。則是終教。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四句佛性者。非小乘及迴心人。則是頓教終教佛性。及大槃涅般。從是已後。亦說後三為一。前二為三。今章正用前說。勒成文體。思之可見。
  如法下二以經印定。如法華等者。即太一謂。法華經云。三界外別索大牛之車也。
  然此下三雲張聖言三。初標示。問章家望至相尚華瞻如何。答十義差別。始末均融。理數應然。庸詎責讓。況為義豐文約。勒成斯章者也。又如起信。根本不過一卷。而末論成帙。豈亦得失為論。問小鈔云。然大乘與一乘異者。法相宗學人。多不信之。故華嚴藏和尚。製五教義分齊文中。料揀大乘一乘十義差別。都引二十餘部經論證之。故知學識寡淺者。難免謗法如何。答文章以意為主。以意逆志。方得之矣。何者。且此釋大經。通揀前四。彼疏圓覺。獨貶權三。輙以圭山一時引成癈替。賢首千載衡量。其可得乎。不然。如光宅四乘。豈以吾祖。引證彼昔日之實。便與今日之實無殊。思之。
  一權下二正釋十。一權實差別三。初引喻明權實三。初正顯相。權實者。此約究竟方便以明。方便者。權施也。於五教中。後一究竟。前四方便。問終頓名實。何以為權。答三四二教。雖則泯二異前。而對三顯一。曲巧順機。亦名為權教。問大經疏敘光宅云。若依昔未顯說。一切具有如來知見。根敗之種。今並說成。則今昔有異。配此如何。答但了彼文。自知霄壤。圭山曰。法華之前。亦有一實。謂對一類利根。頓說如來藏性真常之理。又諸般若及淨名之類。皆密約實理。彈呵二乘。但以機聞各殊。不兼權教。故迦葉自責云。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自知不成佛也)又云。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此顯煩惱已斷不能生也。今法華三根聲聞。皆與授記。一切聲聞。不在此會。令轉演說。一切眾生。皆是吾子。開權會權。唯是一實。法華云妙。妙在於此。然所歸之實。即昔實也。但以昔未會今會之。而為妙矣。乃至但光宅不顯出昔日自有一乘實教。(法華唯會昔權。不會昔實。昔實不滯方便故)而乃唯說法華為實。則抑諸大乘了義之經。斯為缺事。四乘之義。教理善成。釋曰。圭山既不會實。豈獨清凉會之。祇由光宅。並以昔經屬權屬會故。清凉特列數科而破之。今却謂清凉此科通會昔實。何昧之甚耶。若云光宅不分昔實。一渾會之。故成其違。清凉分出昔實。然後却約實體不足。並皆屬會。故成其順者。是則於昔權實。雖分與不分為異。而一等是會。正猶五十步笑百步。雖遠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