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出淨名離言之旨既不見一法何假言詮強會是故朗然若照而無念是真不二也。
  若依圓經至主伴圓融。
  釋曰即約性海下總明法體法界緣起下彰義用於義用中法界緣起帶因以明宗是大緣起故大疏云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礙亦隨心迴轉善成門也一即一切下略明二玄顯其相即諸法相即自在門主伴圓融具德門也。
  故說十心至據別教言。
  釋曰示義引經彰其德用也十心如離世間品者謂長養一切功德平等心一切語言法於一切眾生於一切眾生業報入一切法於一切淨穢佛剎於一切眾生性若好若醜於一切行無所選擇入一切如來力無所畏入一切如來智慧平等心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平等心具足皆如初後有平等心言既言一切平等故顯無盡也及第九地者與此相類言亦具十德如性起品者彼文說性起正法不可思議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祗因緣成等正覺出興于世何等為十一者發無量菩提之心不捨一切眾生二者過去無數劫修行諸善根正直深心三者無量慈悲救護眾生四者行無量行不退大願五者積無量功德心無厭足六者恭敬供養無量諸佛教化眾生七者出生無量方便智慧八者成就無量諸功德藏九者具足無量莊嚴智慧十者分別演說無量諸法實義故曰一法界性起具德。
  若約同教至餘可準之。
  釋曰初明該攝上何以故下徵釋所以是此方便者攝末歸本從此而流故者從本起末本末既以無礙故此攝屬以顯難思。
  問云何一心至差別義耶。
  釋曰既言其一不當有差若許有差一義焉在故成斯問。
  答此有二義至攝化眾生。
  釋曰由此下明法具五下明義言甚深緣起一心者謂稱性大緣心融萬有故五義以齊彰逐機宜而別化遂分彼教相之果也約義判教根蔕是此。
  一攝義從名至如圓教說。
  釋曰攝義從名者謂隱攝二義之體從假說一心之名判小乘教二攝理從事者亦隱攝實理從識緣起事判于始教有門若遣蕩此事即是空門故茲一教但明攝理從事三理事無礙者謂不變性而緣起不捨緣而即真是故染淨森然性恒不二依此之義判于終教四事盡理顯者相本自盡性本自顯據此之旨判于頓教五性海具德者謂大緣起宗德用斯備故海印圓詮憑茲以判是以五門為能判一代時教為所判故一經容有多教一教容有多經但是義象相應便為的判上不同諸師多從時部也。
  是故不動本至一心轉也。
  釋曰法義相收本末交映使其言教不離自心體解成觀即趣菩提方見大聖設教不徒然也。
  二約機明至無盡如圓教。
  釋曰教因機顯離機無言故此示之令知分齊得一分義如始者謂此教機但知真如不變不許隨緣故未解俱善或曰上云攝理從事何以此中得一分理耶答曰雖知一分但是不變亦不異前文隱攝理性從事緣起也或有得義而不存名者良以此教談真非安立故或有名義俱無盡者性起融通重重涉入故。
  第二明種至舍利弗等。
  釋曰言種者標總章也謂諸菩薩等任持一切佛性種子各成性故若依下就教別明故有頌云阿羅漢有六種謂退至不動且第一退法者因遇違緣退失所得之法故二思法者常自思所惟得之法恐有退失故三護法者常自防護所得法恐退失故四安住法者常自安住所得之法此羅漢無勝退緣自不防護亦不退失故五堪達法者其性有勝堪能常好練根堪達法故即昇進也六不動法者不被煩惱之所退動故言不動性中有三品者謂雖依一種隨根勝進趣求別故也。
  雖於此中至起大用等故。
  釋曰此教陿劣故獨許一人有佛種性此性非大菩提者謂不能發悲智願三心故知於進修但經四時而成覺道也。
  是故當知至如小論說。
  釋曰五性一成太不及故良田熏種不明致茲陿劣耳。
  若依三乘至略有三說。
  釋曰漸頓雖分優劣若對圓融具德之宗並屬三乘故作此判。
  一約始教至無性眾生。
  釋曰謂此教就生滅緣起識種法爾熏習以分種性致處不拘故有有性無性五種之殊耳。
  故顯揚論至乃至廣說。
  釋曰云何下徵釋五性之殊乃至下明無性眾生言現在世非般涅槃者謂無有種性但在世間不能證入圓寂既不能證非順菩提故不應理也。
  是故當知至無有斷盡。
  釋曰結指上論文五性之殊也出其第五無性之理是以約已則無有入寂之期對佛則成佛利他之德何以故長守眾生界故。
  其有種性者至法爾所得。
  釋曰本性者標謂上諸下釋言六處殊勝者第六意處能攝賴耶名言熏習之種故曰殊勝有此殊勝故無始傳習耳。
  習所成者至為性種性。
  釋曰習所成下牒釋言此中本性即內六處者揀非外六塵處也得殊勝者為攝八識故本覺解性謂本來佛種表義名言以此為成佛種性故也。
  故梁攝論至聖人以此為因。
  釋曰聞熏習者新熏也與阿賴耶解性者脚下也新熏本有具足為佛性故曰一切聖人以此為因。
  然瑜伽既至說為習種。
  釋曰既云下克彼瑜伽性習相資方為種性言具種性者指上本性住方能發心者指習所成即知下攬二成一種性是故下言其相須斥其偏失前後之過也但可下約位分性習之二相言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