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既以六波羅蜜而為其體故此中亦不出六度之相也或於一時不能如是非定也或於一時具足憶念而定也或於一時成於妄類下非施也如實引發下而施也或時虗棄下非智而智也或於一時於大下精進非精進也由內意樂下智慧也或於一時聞說下忍辱非忍辱也亦是五怖畏故如是等類者通結菩薩六波羅蜜之相皆有進退之相者唯識云此位未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諸勝行止觀力微故也。
  解云此是至皆如彼說。
  釋曰指中間而例初後也如上行相望前則勝望後則劣何以故比證不同故。
  若依終教至見修等名說。
  釋曰此教熟故不影似小乘但直明菩薩十地之差故不分便見修之異耳。
  又於地前至未得不退故。
  釋曰又於下分行位之別三賢名位隣極亞聖故十信名行不入位者有四義故一進退不定故二雜修十心無定階降故三未隨法界修行廣大行故四未得法身顯佛種性故問始教劣十信尚得名位此教漸勝翻名行耶答前教權影彼小故得稱位此教稱實要分行位之殊故但屬行也。
  本業經云至廣如彼說。
  釋曰未上下先定其非位何以故但十心雜修故也又云下正明信相言始從凡夫地者悠悠中也值佛菩薩發菩提心者方名十信觀行菩薩是人下示其行相言信想者謂希欲觀想言未有其所證故次云亦名假名等也謂信進等者更等取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為聖胎此之十心是習種性中為十住因開因異果故加此十耳。
  又仁王經至及凡地耶。
  釋曰仁王云習忍者彼經說從習忍至金剛頂皆為十三法師依持建立經文牒釋繁廣此忍之相即發無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念念皆不淨故得不淨忍觀門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故無有退今此忍前行十善者正當十信未獲所證故有退謂值勝緣則進值劣緣則退故喻隨風東西耳在此下定其未入僧祗入十住位下克不退位同初習忍準知。
  設本業經至得不退也。
  釋曰設本下縱難釋通也謂有難云本業經中第六正心住猶有退轉何以上云故十住初即不退墮此是據經縱難起信下約論釋通云為慢緩者策勵其心故故示現退也若乃克實則初住即便不退。
  其行相者至廣如彼說。
  釋曰此是解行發心之行相也於初位中破無明分證法性故云少分得見法身能於十方八相成道顯其化用由體而興又以願力受身者謂三心大願顯現勝身故不同凡愚隨業繫縛受種種身又位三昧亦得少分見於報身佛者言其未得自在也是故定善則覩勝相散心祇見應軀故不同地上長居受用每覿報身耳其所修下順性行檀可知。
  又梁攝論至倍前準知。
  釋曰十解名聖人菩薩者謂十住以解為體聖者正也冥同正理故又無漏正法得之於心故名聖也由是證知此位菩薩分有所證驗彼十信名凡定當觀行耳。
  是故當知至差別顯矣。
  釋曰將此中教之地前挍初教之地前優劣天隔也。
  問此教豈至不假似彼也。
  釋曰初問二答答中所引二乘亦是純熟等者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皆成佛既皆成佛故不分品位各令證也故不似彼。
  若依頓教至即是顛倒故。
  釋曰若依下約教遣拂以離相故者出所以一念下示證入若見下斥情見決不可以立位也。
  若寄言顯至如是等也。
  釋曰若寄言顯者謂寄託無次第之言顯彼離相絕階差之教故引楞伽云初地即八地此語略而未周故彼經第四長行云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頌中有七偈後二偈明不立地云十地則為初初則為八地第九則為七七亦復為八第二為第三第四為第五第五為第六無所有何次解云初之七句約義配同最後一句據理都泯十地則為初者同證如矣初則為八地者初地不為煩惱所動同不動矣第九為第七者第九同第七無生忍矣七亦復為八者純無相觀與八同矣第二為第三者同信忍矣第四為第五者同順忍矣第五為第六者第五地中獲三慧光第六地中得勝般若同慧義矣無所有何次者頌上經文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等今此文中上句略舉約義同中一句之要下句則據理都泯莫見寄言便認有位思益文顯易了。
  若依圓教至此方便故。
  釋曰初依教開義一攝下列而釋之謂前之四教所明行位或大或小或漸或頓竝是隨機阿含施設皆為此教之前相故此中同時該攝耳。
  二據別教至故圓融故。
  釋曰初約教標位謂始下正名行布圓融行布故六位不同言六位者若前開十信後合等覺若後開等覺前合十信皆六位也圓融故隨得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者徵圓融之相申以下就義釋通每一故字即為一義初六相義二主伴是十玄義三相即約體四相入約用五圓融約法界總以融通故諸位歷歷而相收也。
  經云在於至是此義也。
  釋曰據經示義初據經是故下示義又以下明因果交徹於一一位上者彰其融通自在是故以因取則皆因故即是菩薩以果取則皆果故即是佛純雜無礙隱顯齊成耳。
  二約報明位至性起品說。
  釋曰對昔因而顯現事故云約報明位相但有下別列而釋相謂無盡法門約法成金剛種舉喻如性起品說者彼云如人食少金剛終竟不銷不與肉身同住要穿肉身至金剛際如來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