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
考功司郎中主事各一员
太祖洪武十三年始改吏部尚书为正二品
按春明梦余录洪武元年设六部以滕毅为吏部尚
书正三品属中书令十三年罢省以山西参政乃
为吏部尚书改正二品中书省既罢以五府九卿分
理庶务翰林春坊官看详诸司启奏
皇清
大清会典吏部
 国初设六部各以贝勒总理部务后俱撤顺治八
  年各部复令亲王郡王兼摄九年亦撤 汉衔
  初称承政者后改为尚书参政改为侍郎理事
  官改为郎中副理事官改为员外郎额者库改
  为主事又初设满洲汉军启心郎后俱裁又初
  设他赤哈哈番笔帖式哈番后改设六品七品
  八品无顶带笔帖式各部院衙门同
  吏部尚书左右侍郎掌满洲蒙古汉军汉人文
  职选补考课封授袭勋之政其属有四清吏司
  曰文选曰考功曰验封曰稽勋其首领则有司
  务
  正官
  满汉尚书各一员初制增减不一顺治五年定
  满汉各一员七年增满洲一员十年裁
  满汉左右侍郎各一员初制增减不一顺治十
  五年定满汉左右各一员
  首领官
  满汉司务各一员初设汉司务二员顺治四年
  裁一员十五年定满汉各一员
  属官
  满洲蒙古汉军司官笔帖式不论司分悉听堂
  官调拨汉司官仍论司分
  满洲郎中八员初设四员顺治十二年增四员
  汉军郎中二员
  满员外郎八员初定不分满洲蒙古升补顺治
  十二年止设满洲八员十八年复设蒙古八员
  康熙元年蒙古缺裁
  汉军员外郎六员
  满主事八员堂主事满文二员满汉文二员司
  主事四员
  汉军主事一员系堂主事
  文选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汉主
  事二员
  考功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汉主
  事一员
  验封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汉主
  事一员
  稽勋清吏司汉郎中一员汉员外郎一员汉主
  事一员
  满笔帖式六十五员内满文三十二员满汉文
  三十三员蒙古笔帖式二员汉军笔帖式十六
  员
  文选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官吏班秩品
  级及选授推升之典
 国初创建八旗各设贝勒大臣专司政事继置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及理藩院都察院复置内三
  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
  顺治元年定鼎
 京师各部院府司寺监等衙门设官分职莫不体
  统相维品式具备
  考功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内外文职官
  吏考察之典凡论劾释免及引年称疾诸事皆
  得稽之
  验封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掌百官之封爵
诰敕赠荫叙功置吏之事真人土司咸综理之
  稽勋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掌百官之丧制
  终养及复姓更名之事而八旗世职继绝争袭
  亦兼理焉
  康熙三十八年
上谕吏部凡奉差遣官员理宜恪慎洁己办理公务
  事竣即遄旋复命庶不负委任之意嗣后如巡
  盐榷税审事察荒及一应差遣并部委各项官
  员倘有沿途骚扰需索绕道妄行或公务已毕
  仍逗留地方借端生事恣意乱行或将所带笔
  帖式拨什库人等私自遣往他处督抚系简任
  封疆大臣着即指名参奏以凭究治如督抚瞻
  徇容隐不行纠参事情发觉将督抚一并议处
  尔部即遵谕行特谕康熙三十八年十二月初
  九日

 吏部部总论
文中子
  天地篇
叔恬曰山涛为吏部拔贤进善时无知者身殁之后
天子出其奏于朝然后知群才皆涛所进如何子曰
密矣曰仁乎子曰吾不知也

 吏部部名臣列传一
  魏
  卢毓
按三国魏志本传毓字子家涿郡涿人也父植有名
于世毓十岁而孤遇本州乱二兄死难当袁绍公孙
瓒交兵幽冀饥荒养寡嫂孤兄子以学行见称文帝
为五官将召毓署门下贼曹崔琰举为冀州主簿时
天下草创多逋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亡士妻白
等始适夫家数日未与夫相见大理奏弃市毓驳之
曰夫女子之情以接见而恩生成妇而义重礼未庙
见之妇而死归葬女氏之党以未成妇也今白等生
有未见之悲死有非妇之痛而吏议欲肆之大辟则
若同牢合□之后罪何所加且记曰附从轻言附人
之罪以轻者为比也又书云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恐过重也苟以白等皆受礼聘已入门庭刑之为可
杀之为重太祖曰毓执之是也又引经典有意使孤
叹息由是为丞相法曹议令史转西曹议令史魏国
既建为吏部郎文帝践阼徙黄门侍郎出为济阴相
梁谯二郡太守帝以谯旧乡故大徙民充之以为屯
田而谯土地硗瘠百姓穷困毓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