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司仓下大夫有司
农上士一人掌三农九谷稼穑之政令有平准中士
下士
  隋
隋设度支尚书统度支等侍郎司农寺卿统太仓典
农诸令
按隋书百官志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
多依前代之法置尚书省司农寺尚书省度支尚书
统度支户部侍郎各二人金部仓部侍郎各一人
司农寺卿少卿各一人丞五人主簿二人录事四人
统太仓典农平准廪市钩盾华林上林导官等署各
置令二人钩盾上林则加至三人华林惟置一人太
仓又有米廪督二人谷仓督四人盐仓督二人京市
有肆长四十人导官有御细仓督二人曲仓督二
人等员 度支尚书司农卿为正三品司农少卿为
正四品度支侍郎为正六品司农寺丞为正七品平
准钩盾太仓典农京市署令为正八品华林上林导
官署令为从八品上阶平准钩盾太仓典农京市署
丞为正九品华林上林导官署丞为从九品
文帝开皇三年改度支尚书为户部尚书诸曹侍郎
加为从五品废光禄寺及都水台入司农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云云
开皇六年置户部员外郎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开皇六年尚书
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以司其曹之籍帐侍
郎阙则厘其曹事
开皇十四年置户部主事令史员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十四年诸省各
置主事令史员
炀帝大业三年更定官制改户部郎为人部郎司农
寺置二少卿
按隋书□帝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帝即位多所
改革三年定令尚书省六曹各侍郎一人以贰尚书
之职正四品诸曹侍郎并改为郎又改吏部为选部
郎户部为人部郎礼部为仪曹郎兵部为兵曹郎刑
部为宪部郎工部为起部郎以异六侍郎之名废诸
司员外郎而每增置一曹郎各为二员都司郎各一
人品同曹郎掌都事之职以都事为正八品分隶六
尚书诸司主事并去令史之名其令史随曹闲剧而
置每十令史置一主事不满十者亦置一人寻又每
减一郎置承务郎一人同员外之职 光禄已下八
寺卿皆降为从三品少卿各加置二人为从四品诸
寺上署令并增为正六品中署令为从六品下署令
为正七品始开皇中署司唯典掌受纳至是署令为
判首取二卿判丞唯知勾检令阙承判 司农但统
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罢典农华林二署而以平
准京市隶太府
大业五年司农寺丞增为从五品
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五年光禄已下
八寺丞并增为从五品
  唐
唐始设户部尚书侍郎二人佐之有户部度支金部
仓部之属并设郎中员外郎主事诸员
按唐书百官志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
而大抵皆沿隋故尚书省其属有六尚书二曰户部
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
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其属有四一曰户部
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
户部郎中二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从六品上掌户口
土田赋役贡献蠲免优复□婚继嗣之事以男女之
黄小中丁老为之帐籍以永业口分园宅均其土田
以租庸调敛其物以九等定天下之户以为尚书侍
郎之贰其后以诸行郎官判钱谷而户部度支郎官
失其职矣会昌二年着令以本行郎官分判钱谷户
部巡官二人主事四人度支主事二人金部主事三
人仓部主事三人从九品上以主事令史书令史署
覆文案出符目以亭长启闭传禁约以掌固守当仓
库及陈设


高宗即位改民部曰户部龙朔二年改户部曰
 司元度支曰司度金部曰司珍仓部曰司庾光宅
 元年改户部曰地官天宝十一载改金部曰司金
 仓部曰司储有户部令史十七人书令史三十四
 人计史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十人度支令史十六
 人书令史三十三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金部主
 事三人令史十人书令史二十一人计史一人掌
 固四人仓部令史十二人书令史二十三人计史
 一人掌固四人
度支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
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以近及远与
中书门下议定乃奏
金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
量之数两京市互市和市宫市交易之事百官军镇
蕃客之赐及给宫人王妃官奴婢衣服
仓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军储出纳租税禄
粮仓廪之事以木契百合诸司出纳之数以义仓常
平仓备凶年平谷价
司农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掌仓储
委积之事总上林太仓钩盾官四署及诸仓司竹
诸汤宫苑盐池诸屯等监凡京都百司官吏禄禀朝
会祭祀所须皆供焉籍田则进耒耜丞六人从六品
上总判寺事凡租及□秸至京都者阅而纳焉官户
奴婢有技能者配诸司妇人入掖庭以类相偶行宫
监牧及赐王公公主皆取之凡孳生鸡彘以户奴婢
课养俘口则配轻使始至给禀食主簿二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