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绐太尉不
得入北军矣或谓哙于高帝最亲使之尚在未必与
产禄叛夫韩信黥布卢绾皆南面称孤而绾又最为
亲幸然及高祖之未亡也皆相继以逆诛谁谓百岁
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见其亲戚得为帝王而不欣然
从之耶故曰彼平勃者遗其忧者也
  汉论上           石介
噫嘻王道其驳于汉乎汤革夏改正朔易服色以顺
天命而已其余尽循禹之道周革商改正朔易服色
以顺天命而已其余尽循汤之道汉革秦不能尽循
周之道王道于斯驳焉夫井田三王之法也什一三
王之制也封建三王之治也乡射三王之礼也学校
三王之教也度量以齐衣服以章宫室以等三王之
训也三王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林麓川泽以时
入而不禁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五十者养于乡六
十者养于国七十者养于学孤独鳏寡皆有常饩周
衰王道息秦并天下遂尽灭三王之道汉革秦之祚
已矣不能革秦之弊犹袭秦之政而井田卒不用也
什一卒不行也乡射卒不举也学校卒不兴也度量
卒不齐也衣服卒不章也宫室卒不等也市廛而税
关讥而征林麓川泽不以时而入用民之力无日五
十六十七十者不养孤独鳏寡无常饩三王之道不
复非秦之罪也汉之罪也桀灭夏道汤亦受命克承
禹烈故夏之民归于商不见商之政而见禹之政商
之民归于周不见周之政而见汤之政秦灭周道汉
亦受命不袭周之政而沿秦之弊立汉之政故秦之
民归于汉见汉之政而不见周之政盖以汉之礼乐
易三王之礼乐也以汉之制度易三王之制度也以
汉之爵赏易三王之爵赏也以汉之法律易三王之
法律也以汉之政令易三王之政令也噫汉顺天应
人以仁易暴以治易乱三王之举其始何如此其盛
哉其终何如此其卑哉三王建大中之道置而不行
区区袭秦之余立汉之法可惜矣
  汉论中
或曰汉改三王之道作之者其谁欤曰曹参陆贾叔
孙通之罪也汉高祖以干戈而定天下陆贾曰陛下
马上得之不可马上治之于是使贾着秦所以得天
下及古今成败之国贾凡着十二篇每奏一篇帝辄
称善高祖已平天下群臣饮酒争功或妄呼拔剑击
柱上患之叔孙通乃与弟子百余人杂采古礼与秦
仪以为汉仪帝用之曰今日知其为皇帝之贵也汉
高祖豁达大度聪明神圣温恭浚哲英威睿武其资
材固不下乎禹汤与文武之道使为帝则帝矣使为
王则王矣方平定祸乱思为汉家改正朔定礼乐立
制度明文章施道德张教化一风俗兴太平以垂于
千万世贾若能远举帝王之道致于人君施于国家
布于天下通若能纯用三王之礼施于朝廷达于政
教格于后世以高皇之材而不能之乎乃龊龊进夫
当时之近务王霸之猥略贵乎易行孜孜举夫近古
之野礼亡秦之杂仪求夫疾效使高祖上视汤武有
&#德汉家比踪三王为不侔可惜也哉初萧何为相
天下未甚V而何死曹参代之参以为萧何之规当
守之勿失日饮醇酒宽纵不治事虽复惠帝求治参
不能竭才辅之直以高祖之初定祸乱萧何之草创
律令民仅出涂炭为已太平国仅立法式为已大备
当其高祖之既平祸乱萧何之既定律令惠帝之方
求治参能竭伊尹致君如尧舜之心周公辅成王致
太平之道以事惠帝制度之未修者修之教化之未
格者格之文章之未备者备之礼律之未明者明之
刑政之未和者和之尽循三王之道而行之贾与通
既施之于前参复行之于后汉岂有不及三王之治
者乎故曰陆贾叔孙通曹参之罪也
  汉论下
或曰时有浇淳道有升降当汉之时固不同三代之
时也尽行三王之道可乎曰时有浇淳非谓后之时
不淳于昔之时也道有升降非谓今之道皆降古之
道也夫时在治乱道在圣人非有先后耳桀纣兴则
民性暴汤武兴则民性善汤之时固在桀之后武之
时固在纣之后而汤武之时岂有不淳于桀纣之时
其道亦已降乎其民亦已难教乎时治则淳时乱则
浇非时有淳浇也圣人存则道从而隆圣人亡则道
从而降非道有升降也民厌周久矣苦秦甚矣秦之
政槛&#也民得出槛&#也惟使之从三王之政非如
槛&#之深闭可畏也既得出槛&#而得适非槛&#人
皆乐然从之也况使从三王大中之道跻于泰然安
乐乎当高祖提秦之民于千万丈不测深渊中置之
于平地若示之以三王之政革之以三王之化鼓之
以三王之号令明之以三王之律度民有不肯从之
乃曰不如在千万丈不测深渊中之乐邪吾未之信
也当乎天下初定也民未有富兼贫民未有强凌弱
民未有众吞寡民未有大并小因定之经界因为之
井田民有争乎国未有巡行之费国未有兵众之动
国未有土木之耗因为之什一之法因立之中正之
道国阙用乎封建以域之射乡以仁之庠序以教之
养老以厚之秦之民不为汉之民为三王之民也民
不见汉之政见三王之政也伊尹俾其君不及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