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
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
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
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
大小J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
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
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
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
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
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
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令行于民□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
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
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
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
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
敢议令
后汉书祭遵传光武破王寻等还过颍阳遵以县吏
数进见光武爱其容仪署为门下史从征河北为军
市令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光武怒命收遵时主簿
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
令所行也光武乃贳之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
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旧唐书文宗本纪开成元年五月乙卯御紫宸殿上
谓宰臣曰为政之道自古所难李石对曰朝廷法令
行则易
五朝名臣言行录司马光迩英进读萧何曹参事曰
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
衣食滋殖上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公曰何
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
可也武王克商曰乃反商政政由旧然则虽周亦用
商政也书曰无作聪明乱旧章汉武帝用张汤言取
高帝法纷更之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宣帝之政而汉
始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后数日吕惠卿
进讲因言先王之法有一年变者正月始和布法象
魏是也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
一变者刑罚世轻世重是也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
孝兄友弟恭是也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
讥臣为条例司官耳上问光惠卿言何如光曰布法
何名为变若四孟月朔属民读法为时变月变邪诸
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不自变也刑新
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
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弊则修之非大坏不更
造也大坏而欲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
无有臣恐风雨不庇也公卿侍从皆在此愿陛下问
之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可也不可使两府侵
其事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佐人主
尚安用例苟用例则胥史足矣今为看详中书条例
司何也惠卿不能对
元史仁宗本纪延佑四年八月庚申合散奏事毕帝
问曰卿等日所行者何事合散对曰臣等第奉行诏
旨而已帝曰卿等何尝奉行朕旨虽祖宗遗训朝廷
法令皆不遵守夫法者所以辨上下定民志自古及
今未有法不立而天下治者使人君制法宰相能守
而忽失则下民之所畏避纲纪可正风俗可厚其或
法弛民慢怨言并兴欲求治安岂不难哉
泰定帝本纪泰定元年五月己丑帝谕倒剌沙曰朕
即位以来无一人能执成法为朕言者知而不言则
不忠且陷人于罪继自今凡有所知悉以闻使朕明
知法度断不敢自纵非独朕身天下一切政务能守
法以行则众皆V安反是则天下罹于忧苦
明昭代典则洪武二年八月监察御史雎稼言周官
有悬法象魏之文礼经载乡饮读法之说皆导民知
礼法而远刑辟也今新律刊布天下乡井细民犹有
不通其说者宜命府州县长吏凡遇月朔会乡之老
少令儒生读律解析其义使之通晓则人皆知畏法
而犯者寡矣上曰威人以法不如威人以心敦信义
而励廉耻此化民之本也故羞恶之心生则非僻之
私格外防之法密则苟兔之刑兴卿言读律固可禁
民为非若谓使无犯要当深求其本也

 法令部杂录
老子益谦篇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
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
欲而民自朴
管子法法篇不法法则事无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
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
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
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

法立令行则民之用者众矣法不立令不行则民之
用者寡矣故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多而所废者寡
则民不诽议民不诽议则听从矣法之所立令之所
行与其所废者钧则国无常经国无常经则民妄行
矣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寡而所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