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又曰:叔文相莒三年,归,其母自绩,谓母曰:“文相莒三年,有马千驷,今母犹绩,文之所得事皆将弃之已。”母曰:“吾闻君子不学诗书射御,必有博塞之心;小人不好田作,必有窃盗之心;妇人不好纺绩织牛必有淫之行。好学为福也,犹飞鸟之有羽翼也。”
又曰: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惟不知务而轻用吾生,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足尊者存焉。吾是以务全之也。”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其前行之恶,况全德之人乎?”
《韩子》曰:如脂粉,则嫫母进御;家不洁,则西施弃野。学之为脂粉亦厚矣。
又《桓范世要》云:学者,人之脂粉也。
又曰: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可得而富之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谈论,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
《管子》曰: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其学,故能成其身也。
《曾子》曰:君子爱人以学,及时而行,难者弗避,易者弗从。年四十无艺,则无艺矣;五十不以善闻,则无闻矣。
《墨子》曰:墨子谓门人曰:“汝何不学?”对曰:“吾族无学者。”墨子曰:“不然。岂有好美者而曰吾族无此,不欲耶;富贵者而曰吾族无此,不用也。”
《新序》曰:齐王问墨子曰:“古之学者何如?”对曰:“古之学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学得一善言务以说人也。”
《尸子》曰: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而光身者也。
又曰:今人皆知砥砺其剑,而弗知砥砺其身。夫学,身之砥砺也。
又曰:水积则生吞舟之鱼,土积则生便楠豫樟,学积亦有生焉。
《慎子》曰:孔子曰:“丘少而好学,晚而闻道。此以博矣。”
《孙卿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又曰:君子之学,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支,形乎动静;小人之学,出乎口,入乎耳。口耳之间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
又曰:不学不成。尧学於君畴,舜学於务成昭,禹学於西王国。
《文子》曰: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耳听者学在皮肤,心听者学在肌肉,神听者学在骨髓。
《吕氏春秋》曰:善学者若齐王善鸡,必食其跖数千而後足。(跖,鸡踵也。喻学者如食多而后方足也。)学不辨义,如被褐而出,锦衣而入。(被褐在外,衣锦在内,故不可也。)戎人生乎戎而戎言,楚人生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也。今使戎人长呼楚,楚人长呼戎,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也。
又曰:圣人生於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闻也。
又曰:善学者,假人道之长以补其短,故假而又假,遂有天下。
《苏子》曰:不食八珍,何以知味之奇?不为文学,何以知世之资?
《孔丛子》曰:人之进退,惟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山溜至软,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弊。夫溜非石之凿,蝎非木之凿,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刚之体,非积渐之致乎?故学者所以饰百行也。
《说苑》曰: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对曰:“暮,何不炳烛乎?臣闻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夜行?”公曰:“善哉。”
又曰:子贡谓子石曰:“汝不学诗?”子石曰:“父母求吾孝,兄弟求吾悌,朋友求吾信,吾暇乎哉?”子贡曰:“请捐吾诗以学诗於子。”
又曰:公明宣学於曾子,三年不学书。曾子曰:“汝居参门三年不学,何也?”对曰:“安敢不学乎?”见夫子居家庭,亲在,叱咤之声未至於犬马,宣说之。见夫子应宾客,恭俭而不懈,宣说之。见夫子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宣说之。此三者,学之而未能。安敢不学乎?”曾子避席谢之曰:“参不及,宣其学也。”
《贾谊书》曰:汤曰:“学圣王之道,譬其如日;静居而独思,譬其若火。”夫舍圣王之道而静居,而独思,譬其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
《淮南子》曰:夫明镜之始不形也,朦然未见形容也。及其乞以玄锡,摩以砥旃,鬓眉微毛可得而察也。夫学亦人之砥砺也。
又曰:夫心ウ於道而强学不已者,譬聋者之歌,无以自乐。
又曰:人莫不知学之有益於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之也。人皆多以无用害有用。以弋猎博弈之日诵诗读书,则识必博矣。故不学之与学,犹喑聋之比於人也。
《法言》曰: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又曰: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
又曰:大人之学,为道;小人之学,为利。子为道乎?为利乎?或曰:“耕不获,猎不飨,耕猎乎?”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也。
又曰:百川学海而归於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乎山,是故恶夫画者也。
《抱朴子》曰:人知药理病,不知学理身。
又曰: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