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平恕

  一律多从轻例多从重、若素系凶人、所犯又重、便应从重、如情虽重、而可原、人本愚而可恕、又当从轻、平恕二字斟酌用之一生受用不尽

  ○慎刑

  一刑者先王不得巳而用之者也即法当其辜犹恻然有隐况滥及无辜乎少年意气之士、或因地方素有刁薄之名、或乘前官纵弛之后有心振别、不问老幼不分男女不问是非槩以棰楚行之无一人不尽法、无罪而死者日不乏人。使延年之母见之。恐谓人不可独杀也。○按用刑太苛官民俱有不便小民知官府之不可犯也人怀必死之忧事无大小宁破家不肯见官衙门诸人因而为利名以此败一也上司士民见我辈淫刑以逞以为酷以济贪二也有爱民自爱之心者。可不悚然惧乎。谨刑箴慎刑录诸书宜细看、○再照夹棍原非常用之刑、间或用之拷讯耳、近日但其人可恨、即用此刑、且既打又用之、不识何故、又老幼不拷讯小事可知且妇人非犯奸、考讯亦不加刑、每有不论大小用之过当。至死者相继而不惜怨言载道而不知。可异也。至若强盗人命。虽系重情。然亦必问出寔情。但不知赃与行凶之器所在。方可拷讯。若觉察未真备极考讯即本主亦自诬不但中证诬人已也

  ○用刑

  一皂隶之权。轻重在手。有打数十板而不痛。有打十数板而毙人者。故不特竹板宜分上中下三号即同一号中尤要审察恶人不可轻纵善人不可轻打乡下良民及老弱疾病尤不可多打重打详见慎刑诸书

  ○哀死

  一强盗人命、果寔见得是、然后拟死、若有毫发可疑湏反复推详必问官一念为人求生之心与死者求生之心同彼此之心方无恨若麄心浮气但以考讯求真是以民命为戏也下害人命。上干天利。非维故也。

  ○不合

  合者该也、不合者不该也、不该而为之即是罪、故凡招中有罪处始称不合辟如强盗招、则称云某人就不合如何劈门把风等语、或有由轻入重、定罪在重处者、则初称云某人不合专一交结贼党或嫖赌非为、及至犯事情重处则复称云某月某日某人、又不合故违某律明火持鎗劫财杀人等语此招拟一人之体也。如轻重混杂、多人共总一招、则于情重者称云某人就不合如何如何、情轻者则称云、某人亦不合如何如何、前分轻重本情后分轻重本律、此招议多犯之体也如均系重罪有罪、而驳问之后、有生死不同者则于先存今故某犯名下、但叙其罪恶之状不必亦称不合、以既死无可罪矣惟现存听审犯人名下始称不合、以便阅招者醒眼或有尚系驳问数内。而今死者。或因先死之人而关系现存听审者。皆称不合亦无妨。此招拟生死各犯之体也○按叙不合处或系情罪重大事关死与遣者、即在此处贴律例如云某人就不合故违某律某例一语。与后面拟罪处相同则前后首尾相应阅招者殊觉醒眼事小在徒杖以下者。只称不合。不必贴律。○除重情大招外、有诸色目不等人、缌一招者、以或官或吏为招头、招书皆知之、兹不赘、

  ○完上司罚赎

  自理词讼、有理者虽富不罚、无理而穷者、虽可恶不罚、此等俱不难处、惟上司词状有理屈而穷者。罚赎比死亦不能完问罪之日名虽系在理屈之人名下。宜分付家温者帮之。若穷民卖田卖妻虽属屡告无理。加以罪名以杜其后尤宜令富者代出仍姑与此夕湏以悯其苦。但不载之招中。以伏衅端。不长其气焰以滋刁风可也。

  ○照管断令

  一小民有事既告在衙门断令便湏要了割近日州县但追完纸赎、原断过田地人口等项、通不照管□其仍旧、不识何心、以此待民而告争者犹未巳□□民之愚也

  卷之四终

  ◇地◇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治谱卷之五

  中丞健吾先生畲自强着
  后学李长德仲延汇  蔡懋德公虞订
  李 模子木阅  范志完叔恺参
  陈龙正几亭评  胡 璇政初较

  钱粮门

  ◆钱粮门

  钱粮刻册
  刻册依全书次序
  刻册字分大小
  每年派征数刻宜明
  刻册附载新加数
  刻册总征数
  刻册分上下两截
  刻册行数之殊
  印册
  起科
  一条鞭
  有免无免之分
  用算法
  廒经流水
  廒经记号
  绅士另册
  比较刻册
  比较册每甲总数
  比较刻册限数
  限数湏填明
  注比数法
  听比分完欠
  审排年之妙
  摘差总差之殊
  摘拿排年花户票式
  比较处绅士法
  钱粮不可借觧
  残年钱粮
  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