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成中,元度奉诏覆定太学石经字文以来,补张参之阙,更作九经字样为七十六。(见文献通考。)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经典分毫正字一卷 原释唐太学博士欧阳融撰,辨正继典字文,使不得相乱,篇帙今阙全篇,止春秋中帙,余篇悉亡。(见文献通考。)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说文二十卷 许慎撰,李阳冰刊定
 
  说文字原一卷 原释唐李腾集,初李阳冰为滑州节度使李勉篆新驿记,贾耽镇滑,州见阳冰书,欢其精绝,因命阳冰侄腾,集许慎说文目录五百余字,刊于石以为世法云。(见文献通考毛扆说文附录引字,侄腾集下多,李腾集下多李阳冰篆书五其篆书以四字。)
 
  说文解字韵谱十卷 徐锴撰。
 
  说字解字系传三十八卷 原释徐锴,(见天一阁钞本。)锴以许氏学废,推源析流,演究其文,作四十篇,近世言小学,惟锴名家。(见玉海艺文类。)
 
  东垣接通考四十卷。
 
  急就章一卷 史游撰。
 
  〔东垣按:今本四卷。〕
 
  说文解字十五卷 原释徐铉。(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即铉等校定本。〕
 
  玉篇三十卷 顾野王撰。
 
  像文玉篇二十卷 原释唐释慧力撰,据顾野王之书,裒益众说,皆标文示象,(见文献通考。)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通志略,三十卷。〕
 
  玉篇解疑三十卷 原释道士赵利贞撰,删略野王之说,以解字文,(见文献通考。)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通考原作谢利贞撰,误,今校改,宋志亦作谢。〕
 
  重修玉篇三十卷 原释皇朝诏翰林学士陈彭年与史馆校勘吴锐、直贤院邱雍等重加刊定。(见文献通考。)
 
  〔东垣按:玉海云,祥符新定玉篇三十卷,崇文目曰重修,通考作三卷,误脱十字。〕
 
  正俗音字四卷 原释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正时俗文字之谬,援诸书为据,凡三十五目。(见文献通考。)
 
  〔东垣按:正应作证,遂初堂书目亦误作正。〕
 
  干禄字书一卷 颜元孙撰。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遂初堂书目无字字。〕
 
  字源偏旁小说三卷 东林生解。
 
  佩觿三卷 原释郭忠恕,上卷列三科,一曰造字,二曰四声,三曰传写,中下以四声分十条。(见玉海艺文类。)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忠恕原讹作宗恕,今校改。〕
 
  〔又按:以上原卷七。〕
 
  小学类下

  共二十九部,计二百一十九卷。
 
  〔东垣按:今核计除图书会不得卷数,实二百二十二卷。〕
 
  唐广韵五卷 张参撰。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韵铨十五卷 武元之撰,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旧本铨讹作注,今校改。〕
 
  唐韵五卷 孙愐撰。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韵海鉴源十六卷,颜真卿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困学纪闻云,颜鲁公在湖州,为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崇文总目仅存十六卷,今不传,唐志、通志略并三百六十卷,宋志亦作十六卷,是书本名镜源,此避嫌讳,说见前。〕
 
  切韵十卷 李舟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辨体补修加字切韵五卷 僧猷<智亏>撰,原释。(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宋志作智猷撰。〕
 
  切韵五卷 陆慈撰。
 
  雍熙广韵一百卷 句中正等详定,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大宋重修广韵五卷 陈彭年等撰。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韵略五卷 邱雍撰,原释略取切韵要字,备礼部科试。(见玉海艺文类。)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集韵十卷 丁度等撰。
 
  〔东垣按:玉海云,景祐集韵十卷,崇文目有之。〕
 
  声韵图一卷 夏辣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评书十卷 唐太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