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奏记》三卷
  右唐裴廷裕撰。昭宗时,长安寇乱相仍,自武宗以后,日历、起居注散轶不存,诏史臣撰宣、懿、僖三朝《实录》。廷裕次《宣宗录》,特采大中以来耳目闻见,撰次此书,奏记于监修杜让能以备史阁讨论云。
  △《桂苑丛谈》一卷
  右题云冯翊子子休撰。杂记唐朝杂事僖、昭时,当是五代人,李邯郸云姓严。
  △《耳目记》二卷
  右题云刘氏,未详何时人。杂记唐末五代事。
  △《入洛记》一卷
  右蜀王仁裕撰。仁裕随王衍降,入洛阳,记往返途中事并其所著诗赋。
  △《中朝故事》二卷
  右伪唐尉迟撰。记唐懿、昭、哀三朝故事,故曰“中朝”。
  △《唐馀录》六十卷
  右皇朝王奉诏撰。芟《五代旧史》繁杂之文,采诸家之说,仿裴松之体附注之。以本朝当承汉、唐之盛,五代,则闰也,故名之曰《唐馀录》。宝元二年上之。温公修《通鉴》,间亦采之。
  △《唐末闻录》一卷
  右皇朝阎自若纂。干德中,王普《五代史》成。自若之父观之,谓自若曰:“唐末之事,皆吾耳目所及,与史册异者多矣。”因话见闻故事,命自若志之。
  △《五代补录》五卷
  右皇朝陶岳撰。祥符壬子,岳以五季史书阙略,因书所闻,得一百七事。
  △《吕夏卿兵志》三卷
  右皇朝吕夏卿撰。公武得之于宇文时中,季蒙题其后云:“夏卿修《唐史》,别着《兵志》三篇,自秘之,戒其子弟勿妄传。鲍钦止吏部好藏书,苦求得之。其子无为太守恭孙偶言及,因恳借抄录于吴兴之山斋。
  △《建隆遗事》一卷
  右皇朝王禹记太祖事十。按太祖开宝九年十月癸丑,崩于万岁殿。先是,赵普以六年罢为河阳节度使,卢多逊至太平兴国元年始除平章事,太祖崩时,宰臣盖薛居正、沈伦也。今此云:“上将晏驾,前一日,召宰臣赵普、卢多逊入宫。”其缪甚矣。世多以其所记为然,恐不足信也。
  △《祖宗独断》一卷
  右皇朝陆经记祖宗独断凡十事。
  △《龙飞日历》一卷
  右皇朝赵普撰。记显德七年正月艺祖受禅事。是年改元建隆,三月,普撰此书。普时为枢密学士。
  △《圣宗掇遗》一卷
  右皇朝余靖撰。记国初至仁宗君臣美事,以备史阙。
  △《景命万年录》一卷,《艺祖受禅录》一卷
  右皆未详撰人。记赵氏世次,艺祖历试,迄受禅事。
  △《三朝政录》二十卷
  右皇朝富弼上言,欲选官置局,将三朝典故,编成一书。即命王洙、余靖、孙甫、欧阳修编修,分别事类,成九十六门。
  △《仁宗政要》四十卷
  右皇朝张唐英撰。
  △《温公纪闻》十卷
  右皇朝司马光撰。记宾客所谈祖宗及当时杂事。
  △《笔录》一卷
  右皇朝王曾撰。皆国朝杂事。
  △《嘉时政记》一卷
  右皇朝吴奎、赵、欧阳修记立英宗事,并贾易《论韩琦定策疏》附于后。
  △《隆平集》二十卷
  右皇朝曾巩撰。记五朝君臣事责。其间记事多误,如以《太平御览》与《总类》为两书之类。或疑非巩书。
  △《碧》一卷
  右皇朝梅尧臣圣俞撰。昭陵时,有御马名“碧”,以旋毛贵;用以名书者,诋当时鼎贵之人,然其意专在范文正也。顷年获拜赵氐姑于恭南,因质此事之诞信。答曰:“异哉!圣俞作谤书以诬盛德,盖诛绝之罪也。”
  △《神宗宝训》二十卷
  右皇朝林ж撰。ж,希之至也,剽闻神宗圣政,辄私记录,分一百门,以续五朝《宝训》。崇宁上于朝。
  △《曾相手记》三卷
  右绍圣初,元党祸起,曾布知公论所在,故对上之语多持两端,又辄增损以着此书云。
  △《濮王申陈》一卷
  右记治平中,对濮安懿王时宰相奏状及台谏言章。
  △《欧阳濮议》四卷
  右皇朝欧阳修撰。其序云:“武之作,人皆谓君可伐,濮议之兴,人皆谓父可绝。盟津之会,夷、齐不食周粟而饿死,世未之知也,后五百年得孔子而后显。然则濮议其可与庸人以口舌争一日耶?”熙宁初,永叔知亳州日,书成上之。苏子瞻,永叔客也,亦以台谏之论为直云。
  △《王氏日录》八十卷
  右皇朝王安石撰。绍圣间,蔡卞合曾布献于朝,添入《神宗实录》。陈莹中谓安石既罢相,悔其执政日无善状,乃撰此书,归过于上,掠美于己,且历诋平生所不悦者,欲以欺后世,于是着《尊尧集》及《日录不合神道论》等十数书。此书起熙宁元年四月事,盖安石攻吕惠卿时。莹中谓蔡卞除去安石怒骂惠卿之语,其事当在此际也。
  △《邵氏闻见录》二十卷
  右皇朝邵伯温子文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