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曰《碧岩集》。
  △《肇论》四卷
  右姚秦僧洪肇撰。师罗什,规模庄周之言,以着此书。《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涅》无名四论。《传灯录》云,肇后为姚兴所杀。
  △《观心论》一卷
  右魏菩提达磨撰。
  △《百法论》一卷
  右唐僧玄奘译。西域僧天亲所造。所谓一切法者,其略有语: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四心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无为法六种,故曰“百法”。
  △《起信论》一卷
  右唐僧宗密注,僧真谛译。天竺第十二祖马鸣大士所造也。虽云名相,盖明心宗,指义玄微,文辞明纟致,故盛行于世,若《肇论》、《百法》、《唯识》及此学者,皆颛门名家,故《藏》中所收亦录于此。
  △《辨正论》八卷
  右唐释法琳撰。颖川陈良序云:“法琳,姓陈,关中人。着此书,穷释、老之教源,极品藻之名理。”宣和中,以其斥《老子》语,焚毁其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第八凡五卷,序文亦有剪弃者。
  △《破邪论》二卷
  右唐释法琳撰。辨傅弈所排毁。虞世南为之序。
  △《甄正论》三卷
  右唐释法琳撰。已上三书,皆经宣和焚毁,《藏》中多阙,故录之。
  △《辅教编》五卷
  右皇朝僧契嵩撰。藤州人。皇间,以世儒多诋释氏之道,因着此书,广引经籍,以证三家一致,辅相其教云。
  △《玄圣蘧庐》二卷
  右唐李繁撰。繁学于江西僧道一,敬宗时,尝与丁公着、陆亘入殿中抗佛、老,讲论唐、虞。愈称其家多书,一览终身不忘。太和中,舒元舆诬其滥杀不辜,系狱。知且死,着书十六篇,以明禅理。自谓临死生而不惧,贤于颜回在陋巷不改其乐。呜呼,可谓贤矣!而史载其平生行事甚鬼,独何欤?
  △《原人论》一卷
  右唐僧宗蜜撰。《斥执迷》、《褊浅》、《直显真源》、《会通本末》凡四篇。
  △《宗镜录》一百卷
  右皇朝僧延寿撰。延寿,姓王氏,馀杭人,法眼嫡孙也。建隆初,钱忠懿命居灵隐,以释教东流,中夏学者不见大全,而天台、成性相三宗又互相矛盾,乃立重阁,馆三宗知法僧,更相诘难,至讠皮险处,以心宗旨要折衷之。因集方等秘经六十部,华、梵圣贤之语三百家,以佐三宗之义,成此书。学佛者传诵焉。天台者,僧智ダ也,解《法华经》;贤首者,僧法藏也,述《华严经》;慈恩者,僧玄奘也,译《般若经》。
  △《六祖坛经》三卷
  右唐僧惠昕撰。记僧卢慧能学佛本末。慧能号六祖。凡十六门。周希后有序。
  △《释氏要览》三卷
  右皇朝僧道诚集。杂录释典,旁采书传,分门编次,成二十类。天禧三年书成。
  △《锦囊集》一卷
  右皇朝僧瑞光集。皆教其徒答问也。
  △《弘明集》十四卷
  右梁释僧纂。僧居锺山定林寺,号律师。采前代胜士书记文述有益于释教者,集之成此书。
  △《广弘明集》三十卷
  右唐僧释道宣撰。道宣,麟德初居西明寺。以中原自周、魏以来,重老轻佛,因采辑自古文章,下逮齐隋发明其道者,以广僧之书,分《归正》、《辨惑》、《佛德》、《法义》、《僧行》、《慈恻》、《诚功》、《启福》、《灭罪》、《统归》等十门。
  △《林间录》四卷
  右皇朝僧德洪撰。记高僧嘉言善行,谢逸为之序。然多寓言,如谓杜祁公、张安道皆致仕居睢阳之类,疏阔殊可笑。
  ●卷十七
  集部其类有四: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四曰文说类。内别集猥多,复分为上、中、下,合四百八部,计六千一百六十一卷。昔屈原作《离骚》,虽诡谲不可为训,而英辨藻思,闳丽演迤,发于忠正,蔚然为百代词章之祖。众士慕乡,波属委。自时厥后,缀文者接踵于斯矣。然轨辙不同,机杼亦异,各名一家之言。学者欲矜式焉,故别而序之,命之为集。盖其原起于东京,而极于有唐至七百馀家。当晋之时,挚虞已。患其凌杂难观,尝自诗赋以下汇分之,曰《文章流别》。后世祖述之而为总集,萧统所选是也。至唐亦且七十五家。呜呼,盛矣!虽然,贱生于无所用,或其传不能广,值水火兵寇之厄,因而散落者十八九。亦有长编鉅轴,幸而得存,其属目者几希。此无他,凡以其虚辞滥说,徒为美观而已,无益于用故也。今录汉迄唐,附以五代、本朝作者,其数亦甚众。其间格言伟论,可以扶持世教者,为益固多。至于虚辞滥说如上所陈者,知其终当泯泯无闻,犹可以自警,则其无用亦有用也,是以不加铨择焉。
  ◎楚辞类
  △《楚辞》十七卷
  右后汉校书郎王逸叔师注。楚屈原,名平,为怀王左徒,博闻强识,娴于辞令。后同列心害其能而谗之,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