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委员侦访。而访弊者。仍为作弊之人。则又增一层剥削。论者谓今日之事。殊难认真。夫真之一字。正吕子所谓千古学脉。世之所以抵死奔走者皆假也。然屡见亦有认真。而公事多窒碍者则又何道之从乎。大约军中必以镇定廉明为本。必以不循情面为公。夫而后可以讲训练。至于练心练练耳目。练步伐进退。则有明戚大将军练兵纪实。纪效新书具在。大含细入。包括靡遗。终身用之。有不能尽。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然则端本善则。必勉将领以不受员弁之馈遗而后其源清。由是而备弁而千把而队什长。亦何敢沾染丝毫。上下相维如此。众兵勇具有天良。而谓绝无感动乎。积习难回。姑拟去其太甚。庶营伍或改观焉。

一曰文治。昔先王建邦设都树之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上下相承。远近相维。今日之督抚司道府州县亦犹是也。然昔人谓天下者。天子与宰相总而治之。而千百州县则分而治之者也。州县为亲民之官。堂上一官称父母。眼前百姓即儿孙矣。今试问真能拊循教养者有几乎。有缺不问利弊。而先问优瘠。得缺不讲抚字。而专讲催科。甚有借罚勒贿以行其私。敲骨剥肤而吮其髓者。及夫刁徒交控。百姓哄堂。含垢包羞。无所不至。名裂而利于何有。而循良素著者。勤政则案无留牍。亲贤则习少阳鱎。一时士林歌之。舆情戴之。何喁喁然多颂声也。然而济济宦场人材不易。安所得众贤才而用之。而败坏庸劣者。究亦无多。则惟有中材居其大半。夫中平之质。介于可贤可否之间。策之以上进。而精神渐见振兴矣。听之以随波。而行径日就卑污矣。此中陶铸之权。全赖上官平日留心人物。周谘博访。得之有意无意之间。不第参苓佳品。置之夹袋之中。即散薄植。亦入绳墨之内。斯真大匠之门。无弃才矣。若夫坏木株。根本已断。正不必曲施补救而过用调停。夫而后贤良者如饮露之朝叶。益觉向荣中平者。如久旱之午苗。咸思长发。是上之成全造就。不更多乎。论者谓智周明察。事非容易。假人以耳目。易受欺蒙。询访及刍荛。保无恩怨。然而鉴空而物来自照。衡平而我见胥忘。任以诚不任以术。听言可观人。觉其诈不露其明。用人仍不自用。尝读 朱批谕旨。万几之下。灯右挥毫。凡司道关政无言责者。罔不许以陈奏。互相稽查。而开诚布公。亦卒未有讦以私匿其隐者。统十八省中外文武大僚。明若观火。始终深浅。如血脉之贯通。我  皇上仁覆天下。智临万物。忧勤宵旰。时犹策励臣工。虽圣明天亶。未可学而能几。而以一省较天下。则地近而事简矣。论封疆大体。原不在察察为明。第公则生明。诚则生明。知人则善任。两司各有耳目。而道府又为亲临。岂有委任一员。听其贤否张弛任自为之。优不见奖。劣不见黜。而地方冀其有起色哉。某养五年。齿逾七十。本不与闻政事。第思通省大局。贼扰者八九郡。南昌一府。失陷者五六属。事势至此。可为寒心。兹幸恭逢大人。福星临。砥柱狂澜。近闻遄发官兵。各路进剿。运筹胜。知不难指日荡平。然闻羊叔子有云。平吴之后。当劳远虑。迂之言。亦非 为目前起见。将来平定后。伤心原野。满目疮痍。不惟贫者愈穷。即富者亦皆贫矣。魏叔子云。富人者。贫民之命。亦国家之外府也。贫民愈穷。其患已大。富民穷而天下乃真穷。其患更深。当此之时。如操漏舟。如支破屋。前塞则后穿。东撑则西倒。自非真有恻怛慈爱之意。扶衰救弊之心。经权互用。其能以曩时旧习一日安于黎之上哉。事虽越。难以自缄。疾俗之嫌。知不能免。不揣冒昧。用敢率直陈。祇求训诲。

  记蝎   
管同

管子客商邱。见逆旅童子有蓄蝎为戏者。问其术。曰。吾捕得去其尾。故彼莫予毒。而供吾玩弄耳。索观之。其中蓄蝎十数。皆甚驯。投以食则竞集。撩之以指。骇然纷起窜。观其态。若甚畏人者然。于是童子大乐。笑呼持去。客谓管子曰。得是术也。可以御恶人矣。夫蝎之毒在其尾。去而蓄之。彼且仰食于人。为人所戏弄。夫天下之恶人。虺蜴其心。豹狼其性。为毒岂非是蝎比哉。然其人固有异众之才。能济其凶而为恶。为君相者。若能制其毒而用其才。彼且畏服以供吾驱使。而其恶何由更肆乎。昔者孔明之于魏延。高欢之于侯景。二子皆英雄得是道矣。若他人则不然。虑恶人之难御。所用皆庸易制之徒。国无异才。事或非常。则莫知所措。此其智不且出童子下耶。管子曰子言诚辨。然吾闻诸土人曰。蝎之去尾者。更生则双钩。其毒不可疗。是童子亦幸而未遭是耳。夫恶人者久制于人无所致毒。苟再发焉。其势将不可复制。魏延服孔明而反杨仪。侯景畏高欢而弒梁武。世有孔明高欢之智则可。不然。则杨仪梁武。抑可深戒矣。尧舜之世。放殛四凶。皆屏弃远方。终身不齿。彼四子者。岂独无异才哉。吾窃以为英雄所见。不逮圣人也。遂书其言以为用人者鉴。

  应 诏陈言疏   
倭仁

奏为应 诏陈言。仰祈  圣鉴事。窃臣蒙古世仆。前蒙   先皇帝知遇之恩。夙夜祗惧。报称无由。我  皇上至德嗣兴。丕绍 鸿业。  受命之初。即告谕内外臣工。共矢公忠。弼成郢治。又复  特诏九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