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伯而已矣。乌有愧耻萌其念虑哉。然则非里老之过也。所以用里老者之过也。近时患其如此。改为滚单及自封投柜之法而里老遂废。呜呼。此饩羊也而亦亡哉。又按明初以大户为粮长。掌其乡之赋税。多或至十余万石。运粮至京师。得朝见天子。洪武中或以人材授官。原其初制。欲俾草野之情。不壅于上耳。然其人往往依倚作奸。挟持官府。侵牟粮户。无所不至。宣德五年南京监察御史李安。六年监察御史张政。并言粮长之害。自是严加禁饬。又不得朝见。冀幸意外。故其人日以轻。而赔累之患起。亦自然之势也。万历三十六年。知县王应干申请除之。改为官解之法。一时安赖。比于更生。其因革乘时。本无定辙。然而矫枉救弊。意已无余矣。其祖宗立法深意。遂已没灭而不可复知。又足惜也。

  保甲论 
沈彤

保甲之设。所以使天下之州县。复分其治也。州县之地广。广则吏之耳目有不及。其民众。众则行之善恶有未详。保长甲长之所统。地近而人寡。其耳目无不照。善恶无所匿。从而闻于州县。平其是非。则里党得其治。而州县亦无不得其治。今之州县官。奉大吏之令。举行保甲。而卒无其效。非保甲之法之不善。为保长甲长之人之未善也。夫今之保甲。即周官之乡之州党族闾比。遂之县鄙酇里邻也。保长甲长。即乡大夫之州长党正族师闾胥比长。遂大夫之县正鄙师酇长里宰邻长之属也。周之时自邻长而外。皆为士大夫。士大夫皆有德行道艺之贤者能者也。故分民而使之治。而遂各道之以亲亲长长慈幼之恩。劝之以相保相受相葬相救相赒之谊。教之以祭祀丧纪昏冠饮酒之礼。耕耨也则趣之。行役也则作之。财赋也则敛之。读法也则从而劝戒之。媺者赏恶者诛。而无或不共其职。故成康之世。天下无有一家一人之不治焉。今之长保甲者。虽不使之治其里党。与周之里宰党正不同。而里党之不法者。罹患害者。皆得以达之州县。是亦周时分里党之治之一端也。为之者。其人大率庶民之顾利无耻不自好者。弊且百出。安有其效。故举行保甲而先择其长保甲之人而后可。保长长十甲。甲长长百户。分百户而十人长之。谓之牌头。牌头则庶民之朴直者为之。保长甲长。则必择士之贤者能者而为之。贤者能者。其陈说事之始终。必有序而不殽。论列情之曲直。必以实而无伪。抑其平日必有以表率之。教导之。使其心不终汨于邪僻。又必有以区画之。安处之。使其食与衣。不必由于凶恶。历久渐驯。而里党之风。自归于正。使虑士之贤者能者为今之保长甲长而有所不屑。则惟为州县者重其事慎其人。求之以诚。聘之以礼币。告之以欲分治之故。与任分治之议。而使之整其所属。纠其邪僻凶恶。达之州县亦得展其心思才力。自无不屑之患。统乎保者为乡。乡则就搢绅聘焉。其遇之隆。任之专。较之保长甲长而更倍焉可也。及功过已着。则权其大小轻重。而赏罚进退以为劝惩。必且感德畏威。而职无不尽也已。虽然。欲如是。非州县之所得擅为也。责在大吏。而大吏亦不得而自专。必也奏其事于 朝廷。得额定其员。次第其禄位。立考绩黜陟之法。而后可行也。夫周官乡遂之制。自两汉后魏以迄唐之盛。明之初。略仿而行之。皆得以善治而宜民。而大儒若朱子。名臣若苏绰。近世名儒若魏子才顾宁人辈。又莫不称为治教之基。则非迂远而阔于事情可知也。在更化之初。必有议其不便者。行之久而利。则相与安之。且歌诵之矣。比阅邸报。见内外大臣议保甲者多。故述为此论。请正其得失于吾所友事者焉。

  保甲议 
黄中坚

保甲之法。其来旧矣。自周礼有比闾族党。使之相保相受。而其后管子以之治齐。商君以之治秦。皆能致富强之效。沿及汉唐。法未尽废。及宋王安石行之。乃至乱天下。于是议者以为不可行。岂法之宜于古。而不宜于今欤。抑其所以推行者。未得其道也。 国家宪章古制。令郡县举行保甲。具昭弥盗安民之美意。然往往急之则扰。缓之则怠者。何也。毋亦人情风土。各有异宜。而不可不善为之调剂欤。北方之俗强劲。民多聚族而居。

苏子瞻尝言河北之民。团结乡兵。私立约束。严于官府。以是而行保甲。岂不甚易。若南方则不然。试以苏州一郡言之。吴民气禀柔脆。温饱者少。而贫窭者多。其号为士者。大抵授徒于外。室中惟细弱两三人而已。贫民佣工负贩。早出晏归。为餬口计而不足。富民惟以谨启闭。不与户外之事。市廛之民。株守本业。其畏里中恶少年如虎。如此等人而欲其约束乡里。昼则稽查。夜则巡行。固宜其嚣然不乐也。又吴中五方杂处。有强宾压主之势。其久居者。犹或可同于齐民。其岁时假寓。来倏往者。莫不指托贵势。挟其徒党。以为横于乡里。居人莫敢谁何。若夫游手好事之徒。而授之以柄。彼必与吏胥朋比。生事害民。使之率众巡察。且有反借以为奸为宄者矣。然则保甲之法。其将终不可行乎。曰凡立保甲。欲以弥盗贼也。土著之民欲为盗。必勾引外盗与同事。而外来之盗。必有土著之奸民以为之巢穴。此人情所共恶。而亦所甚易知者也。特畏之而不敢诘耳。宜令保甲之长。各具册。详书其属之所业。与其无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