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东南有亭山,因以为名。
长白山,在县东北六十里。《齐记》曰:“於陵城西三里有长白山,陈仲子夫妻所隐也。”
百脉水,出县东北平地,水源方百馀步,百泉俱出合流,故名之。
临邑县,上。南至州六十里。本汉旧县,属东郡。至晋,属济北国。宋孝武帝孝建二年,立东魏郡,理台城,以临邑县属焉。隋开皇三年罢郡,临邑县属齐州。武德二年属谭州,贞观元年废谭州,属齐州。
黄河,在县北七十里。
济水,西去县四十里。
漯水,北去县七里。
鹿角关,在县西北七十里。隋大业三年废。
长清县,上。东北至州八十里。本汉卢县地,隋开皇五年,於此置镇,十四年废镇,长清县属济州。因清水为名。贞观十七年废济州,属齐州。
隔马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左传》曰,晋侯伐齐,齐师遁,夙沙卫杀马於隘以塞道,後因为隔马山。
黄河,北去县五十五里。
济水,北去县十里。
清水,西南去县十里。
氵育沟泊,在县西南五里。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五里,水族生焉,数州取给。
废四口关,在县西南五十里。後魏置,武德九年废。
石故城,在县东三十里。
临济县,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菅县,属济南郡。隋开皇六年,移朝阳县理於此,属齐郡,十六年改为临济县。
黄河,在县北八十里。
济水,在县南二十里。
丰齐县,上。东北至州四十里。本汉茬县也,取县东北茬山为名,属泰山郡。
隋大业二年省入历城县。武德元年重置,天宝元年改为丰齐。
岐阳山,在县东南五十里。
济水,西去县二十六里。
祝阿故城,在县东北二里。《礼记》曰“武王克殷封(皇)〔黄〕帝之後於祝”,即此。
禹城县,上。东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汉祝阿县,春秋时齐邑,汉以为县,属平原郡。隋开皇十六年,改属齐郡。天宝元年改名禹城县,以县西南三十里有禹息故城,因而为名,在州西北八十五里。

●卷第十一
◎河南道七曹州濮州密州海州沂州莱州淄州登州曹州,济阴。上。开元户七万三千一百六十一。乡一百四十九。
《禹贡》豫州之域。於周又为曹国之地,後属於宋,《左传》哀公八年,宋景公灭曹。按:曹国在州东北三十七里济阴县界,故定陶城是也。七国时属齐,宋为楚、魏所灭,三分其地,齐得其济阴、东平。汉为济阴郡之地,在济水之南,故以为名。景帝中六年,别为济阴国。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哀帝更为济阴郡,属兖州。後魏於定陶城置西兖州,周武帝改西兖州为曹州,取曹国为名也。
隋大业三年,改为济阴郡。隋乱陷贼,武德四年平孟海公,复为曹州。
州境:东西二百五十九里。南北二百五十九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五百二十五里。西至东都六百六十五里。西南至汴州二百四十五里。东至兖州三百七十里。东北至郓州三百三十里。东南至宋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滑州二百里。
贡、赋:开元贡:蛇床子,葶苈。赋:绵,绢。
管县六:济阴,冤句,乘氏,成武,南华,考城。
济阴县,紧。郭下。本汉定陶县之地,属济阴郡。隋开皇六年於此置济阴县,属曹州。皇朝因之。
曹南山,在县东二十里。《诗》所谓“荟兮蔚兮,南山朝齐”,是也。
水,在县南。昔汉高祖既定天下,即位於水之阳。张晏曰:“水在济阴界。取其受弘大而润下。”按今水县东亦有高祖即位坛,据《叔孙通传》云“高祖为皇帝,通於定陶就其仪”,在济阴是也。
菏泽,在县东北九十里,故定陶城东北。其地有菏山,故名其泽为菏泽。
《禹贡》曰:“导菏泽,被孟猪”。
州理中城,盖古之陶丘也,一名左域。《帝王世纪》“舜陶於河滨,即《禹贡》之陶丘,今济阴定陶西有陶丘”,是也。《尔雅》曰“再成为陶丘”,成,犹重也。
古曹国,在县东北四十七里,故定陶是也。定陶故城,尧所居也。尧先居唐,後居陶,故曰陶唐氏。《史记》曰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封於曹。鲁哀公八年,宋灭曹,执曹伯阳。自曹叔至伯阳,凡十八叶。又范蠡相越平吴後,变姓名为朱公,居於陶,号陶朱公,亦此地也。
莘仲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盖古之莘国也,伊尹耕於莘野,汤闻其贤,聘以为相,即此地。
三亭,古国也,在县东北四十九里。汤伐桀,遂伐三,俘厥宝玉。注曰:“三,国名,今定陶是也。”
冤句县,紧。东至州四十七里。本汉旧县也,汉初属梁国,景帝时属济阴郡。
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曹州。
煮枣故城,在县西北四十里。《汉书》“樊哙攻煮枣,屠之”,是也。
济阳故城,在县西南五十里。汉济阳县也,光武以建平元年生於济阳县,明照一室,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於凡禾,因名秀。光武皇考为济阳令。
袁本初故城,在县北七十里。袁绍所筑。
乘氏县,紧。南至州五十四里。本汉旧县也,属济阴郡。隋开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