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千仞,烟云出没,林木苍蒨,为一郡之胜。上有小岩,其石潮上则润,潮退则燥。 瞻迹岭在府城东鸾歌里三十七都。一名斟酌岭,旧传五代时,留从效尝于此斟酌军事。 观音岩相传宋元祐间,乡人尝夜见岩上有光,因凿之,得白衣观音像,故名。 瑞像岩相传宋元祐中有林道者,诛茅是山,夜梦神人使镌佛像于石,时镌者魏周梦亦如之。遂镌其像。其石面平如砥;而屹立参天,亦名天柱峰。又一峰对峙,危石排列其上,名罗汉峰,陈谠题“北山胜概”四字。 一线泉。在岩之下,其出如线,故名。(上二岩俱府城北鸾歌里三十七都。) 陈君岩在府城南聚仁里二十五都。邑人陈珏尝庐墓于此,乡党孝之,因以名山也。 四恩岩相传五代时,僧守息安禅于此,有虎狼驯伏之异。 梅岩石高数尺,中可容人坐,前有古梅,因名。 云根漱玉泉。在梅岩之下。有双石对峙,泉出其旁。(上二岩在府城东北棠阴里三十九都也。) 龙角石在府城西南常泰里三十三都,旁有龙爪迹。 岱屿在府城南永宁里二十二都。突起海中,介于石湖、北镇两山之间。自州东海行二日至高华屿,又二日至鼊1屿,又一日至琉球国。 乌屿在鸾歌里三十八都。四面潮水环绕,居民辐辏。旧有石路,潮至则没,行者病之;宋宝祐中始作桥以通往来。 澎湖屿出海门舟行三日始至2,屹立巨浸之中。环岛三十六,居民苫茅为舍,皆业耕鱼。施肩吾诗:“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国朝洪武间,徙其民于近郭,其地遂墟。(上二屿俱府城东。) 洋屿在府城西南常泰里三十三都。突起平田之间。 晋江在府城南登瀛里三十五都。其水入于海。晋南渡,衣冠士族避地者多沿江以居,故名。 洛阳江在府城东北鸾歌里三十八都。源出惠安县界,至县境入于海。唐宣宗尝微行览山水胜概,有类吴洛阳3之语,因名。 龙湖在府城南。相传湖与海通,中为涌沙所隔,遂别为湖。尝有龙出入其中,故名。 绿潭在棠阴里三十九都。有“绿潭瀑布”四字镌于石。 龙潭一在善政里四十二、三、四都,有岩曰龙兴,祷雨多应;一在常建里四十七都,相传祷雨者投简于潭,逆流不沉;一在四十四都,潭前有凌云阁。 白云漈龙岩在常建里四十七都。旧传龙自此飞起,岁旱祷之,或有雾气升潭中如虹,三日必雨。(上五潭俱府城北。) 芙蓉池在府治南,府学东偏。地连光孝寺,旧见侵于人,今复之。内产芙蓉。 放生池在肃清门外。唐天宝六年凿。 镇西池在义城门4内。俗名七丈潭,池阔数亩,深七丈。中有小山阜,圆如星,水环绕四面,岁旱不竭。旧与木塔对峙。世传城西居民富庶,以此为镇星。(上二池俱府治西。) 蔡公泉在常泰里三十三都。曾公济记:“宋皇祐中,蔡襄知泉州,与僚属登山求水,有泉自石罅出,后人作亭其上,因名。” 樟木泉在永福里二十七都。旧传五代周显□中,岁旱,祷于庙,一夕雷震古樟木,有泉自木中出,因而成井,汲之不竭。(上二泉俱府城南。) 清玉泉井在织染局内。其水用以染练,胜于他井。 玉泉井在师帅坊内。其味清美。 圣泉井在崇阳门外。相传旧泉脉屡竭,唐涌泉尊者以杖扣之,自是虽极旱不竭,因名。 溥泉井在集贤坊内。味甘。 炼丹井在玄妙观内。或云昔通元先生吴崇岳练丹之井。(上五井俱府治南。) 大井在卫署内。相传留从效所凿,又名留公井。 会通井在会通坊内。泉冽。 义泉井在义泉坊内。其水清冽。 赵公井在奉圣坊内。宋郡守赵令衿凿。 城中三井宋淳祐间凿,泉甘洁。 状元井在晋安驿内。宋为贡院,故井以状元名,今石盖刻“状元”二字尚存。(上六井俱府治西。) 旃檀林井在府治东南承天寺旃檀林之南。泉甚甘寒,土人以炼糖霜。 石眠井在十六都西壁山之麓濒海石堆中。天然如甃,潮长则没,潮退则味甘琼5异他井。 鼓雷山龙井在十九都。宋庆历间,有龙蟠绕于井,因名。(上二井在府城南弦歌里6。) 涅槃井在棠阴里三十九都。唐僧黄涅槃以卯位忌风,凿此井以镇之。 真涌泉井在护安院前,水清而甘。(上二井俱府城东边。) 卫井在永宁卫仪门内之左。其泉清冽,酿酒、煮茗尤佳。 龙坡井在永宁卫育贤坊,其泉甘冽,冬夏汲之不涸。 巽水按《建安志》云:“叶廷珪知泉州,尝通巽水,云后十年当出大魁。后梁克家果魁天下。”

南安县
  葵山在三都。山有叠石如葵,号叠经石。 鹏山在四都。谓其形如鹏之张翼,故名。 四瑞山在五都。其上多产芝、兰、梅、竹,人以四瑞名之,亦名瑞峰山。 明心山在六、七都。其山高大明秀。 卓云山山势极高,云雾腾滃,竟日不散。 乐山上有福祐真君祠,乡人岁以鼓乐赛祷,故名7。(上二山在八都。) 胡洋山在九都山下。皆胡氏田塘,故名。 高盖山在十一都。山顶方平如盖,唐欧阳詹母葬其下,詹拜墓有诗云:“高盖山前日影微,黄昏归鸟傍林飞;坟前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道早归。”后人因詹诗,又呼此山为诗山。按韩愈《欧阳生哀辞》,詹殁时其父母俱在,而郡志载詹哀母诗,殊不合。窃详愈与詹为友,而哀辞作于詹初殁时,其言必可信无疑也。哀母之诗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