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沙土中出,乡人取而淋之,可煎成盐。(上二泉俱县东。) 汤兜温泉在县西积善里十八都。 小崎温泉在民安里十一都。泉有二所,俱涌出石孔中,石池天成,不假修砌。 瑞泉在翔风里十六都海岸。有石如臼,宋隆兴中泉始涌出,适有久病者饮之即愈。邑士陈彦先因屋而覆之,名曰瑞泉。(上二泉俱县东南。) 含光井在县北梵天寺内,相传尝有红光现其上,故名。 南门井在铜鱼门内。 城边井在登龙坊内。(上二井俱县南。) 东井在东市。 前街井在名卿坊内。 临溪石井较他水最重,俗传能愈瘴疠。 岭下井在岭下。(上四井俱县东。) 西井在西市。 市曹井在桂林坊内。 蛟井在积善里道旁。有穴横穿极深。 豪山龙井在仁德里豪山之巅,每天将雨,辄闻龙击水声如钟磬,有五色蟹出焉。宋朱熹,真德秀祷雨于此,其应如响。(上四井俱县西。) 仙人井在小登屿。有三石如品字,泉涌其中,潮来则没,潮退则清甘如旧。 虹井在县西南嘉禾里小山上。有石盘,自然成穴。相传虹尝饮之。

德化县
  龙浔山在坊隅。突起数仞15,状如龙蟠,县之主山也。 绣屏山在新化里阔层崖峭壁,若巨屏然,上有仙人迹。 九坐山在□□里,重峦迭嶂中有石龛,广阔数丈,唐正觉禅师由九仙山来,宴坐其间。(上三山俱县北。) 琼山一名囷山,为县之前山也。上有石堂、石灶焉。 双鱼山自琼山发脉,两峰并趋如双鱼然。 凤翥山秀出诸峰,如凤之翥。一名鹞山。(上三山在县南永丰里。) 灵山奇峰峭壁,常兴云气。岁旱,祷雨辄应。 石牛山上有石如牛。(上二山在县东清泰里。 五华山在永丰里。旧名根山。五峰并峙,状如莲花。上有五峰寺。唐咸通间,无晦禅师凿石为室,与虎同居。室前有虎蹲之迹,故又号虎蹲岩。 太湖山四面崔嵬,其顶平广数丈,上有池,阔丈许,影涵太空。 金鸡山以形似名。(上二山在小尤中团。以上三山俱县西。) 九仙山在东西团。《大明一统志》云:“九峰耸起如笔。”《郡志》:“昔有隐士九人经此,后皆仙去。”山势高广,甲于诸峰。上有仙洞、龙池、石井、石棋盘、仙人迹,及有丹炉、丹灶之类。 笔架山 石鼓山上有石如鼓。(上二山在汤泉上团。) 钟山其山四面皆石壁,形如覆钟。相传有僧道徽者跌逝于此,因即其身塑像祠之。 莲花山16攒峰峻拔,如并蒂之莲,故名。(上二山在杨梅上团。) 戴云山在新化里。山顶峭拔,雄跨十里许,其上常有云气。(已上六山俱县西北。) 南台山一名台阁山。其势高耸,上平如掌,下有巨石如盘,石上有仙人迹。 微阳山山之上有岩曰像山。昔有僧刘姓者化于此,因像而祠之。凡雨旸、疾病祷之多应。(上二山在县西南黄认团。) 汤岭在下涌团汤头村,有温泉出焉。 姑恓岭在杨梅上团,与钟山对峙。(上二岭俱县西北。) 伏虎岭在县东清泰里。状如伏虎。 大尖岩在□□里。昔有崔法兴者结庵居此,戒行精勤,后化去,乡人祠之,凡有祷辄应。 龙湖岩在小尤上团。昔有僧林自起者居此,后化去,祈祷多应。(上二岩县西。) 灵馨岩在县东北□□里。相传昔有樵人于此采杉,获异者,故名。 狮子岩在汤泉上团。昔有黄头陀者化于此,乡人祠之,颇有灵应。 金鸡岩在新化里。(上二岩俱县西北。) 金液洞在纯阳雪山中,深仅丈许。洪武初,有吴、徐二道士羽化于此。洞前有真武祠。 紫云洞洪武初吴隐山学道于此。每旭日初升,辄有紫云覆其上。石上有仙人迹,长二尺许。(上二洞在县西南坊隅。) 丁溪在县南。俗云“水出丁,罗簪缨17。”宋时一夕雷雨决流,一纵一横宛然丁字,程扬休果登高第。林应龙诗:“水从鳌顶分丁派,人向蟾宫占甲科。”又邑人传颂一联云:“水向丁溪分地脉,人从甲第破天荒。”大意与此相似,而句差胜,因并志之。 丘店溪在县西北新化里。源出戴溪□云寺18,流至涂坂头,并入本县大溪。 大云溪在县东南坊隅。源出双髻山,至此迤逦达于平埔下仑,与县下溪合流。 下岼溪在县南小尤中团。源发小三峰寺,流至尤溪县姜口,并入大溪。 佐溪龙潭在县东清泰里。 石山龙潭在县西北新化里。

永春县
   高镇山在十九、二十都。高出群峰,为一邑之镇。 三贯山在十八、九都。三峰秀拔,若贯云表。 羊岭山地名黄羊,故岭以羊名。 武极山形如步武。火焰山数峰耸立,形如火焰。(上三山在十八、九、二十都。) 双髻山自龟龙洋迤逦而来,巨石排立,形如烈焰,耸结二峰,若双髻然。上有水一泓,名仙人池。余见《晋江县 双阳山下》。 浮空山一峰突耸,若浮空然。(上二山在二十都。) 向龙山起伏屈曲,若龙蛇之拱向。 悬钟山界德化县。峭峻如悬钟,人有声则谷应。 御兰山其山产兰,或一茎三十花,异于常植,故名。(上三山在二十一二都。) 大鹏山突起万状,形如鸟翼。 康山顿伏而起,为县之障卫。 高田山其山夷平,泉水四时流注。昔有高姓者,田于其上,故名。(上三山在二十四、五都。已上一十三山俱县北。) 朝拜山县治前山也。峰峦苍翠,若人之朝拜然。又名应龙山。 马岭山势若马之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