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夫学校庠序古矣”。
  79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而世道与人心复不可问矣”。
  80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宁德邑学有祠以祀先贤旧矣”。
  81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前令李君泽民”。
  82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祀先进五人:坎翁张公翰、童溪王公宗传、拙斋高公颐、大著余公复、信斋杨公复”。
  83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今令徐梦发至”。
  84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谒予为记”。
  85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学也者所以去其蔽也”。
  86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孟子没千五百年”。
  87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天祚圣宋”。
  88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共肩斯道”。
  89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而几于德溥而化”。
  90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可谓能继颜、曾、思、孟之好学也”。
  91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能于游息之际,闻诸儒之绪论”。
  92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则必有悠然会于心者”。
  93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其谁与归”。
  94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此以科举言之也”。
  95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营营构之”。
  96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无“完”字。
  97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士类莫不闻风以兴焉”。
  98 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曷与本原”。

卷之八十五

  拾 遗
  志所以志一方之事,凡可以裨益世教者无巨细皆可志也。闽为东南文献之邦,载籍所纪事迹甚伙,亦既以类相从而悉志之矣,其有不可以类分者不几于遗乎?夫天下之物稍可以资世用者,一有遗焉人必拾之以为用矣,况事关文献而可以裨益世教者其忍遗耶?乃志拾遗。

      福州府

〔晋〕
  郭璞《迁州记》:“桑田为海,人事更改。六旬甲子,当见其害1。更重着衣,周回重载。郑国归朝,重关为待。鸟出木空,千载不昧。前有双眉,重施粉黛。溪涧水来,尽归于海。主辑其客,客住主在。稳首东日,高山镇寨。本自添金,因成右兑。但见蛇影2,莫知坐亥。事过方知,知而未会。龙山高山,光照其代。巧妇能裁,得令人爱。若解修心,得其终倍。市笼放火,聚集磊磊。有一老翁,手把竹筒。重添新宰。在言不在。铭曰:太康之载,迁插瓯基。四色牢城,层峦三径。洪许南流,瑞龙地应。其主螺女,现对花峰。千载不杂。世代兴隆。诸邦万古,繁盛仁风。其城形状。如鸾似凤。势气盘拿,遇兵不馑,遇荒不掠,逢灾不染,其甲子满,废而复兴。”详见《三山旧志》。
  太康三年,太守严高图越王山南之形势3以咨郭璞,璞曰:“方山秀拔于前,三山环峙于后,八百年后大盛。”又有谶曰:“中间崒兀创危亭4,八百年前兆此名。天降元精如汉佐,岳陶灵气似周臣。中坻不见客舠路5,古渡应无病涉人。好是褰裳待今日,罾浦坊中人挺生。”按《三山志》,尝有人得石刻于城南钓龙台,其文如此也。)

〔唐〕
  兴元元年,萧复为福建宣慰安抚使。
  贞元四年四月,福建军乱,逐其观察使吴诜,大将郝诫谥自称留后。(上二事出《唐书》。)
  陈通方,闽县人,贞元十年第四人及第,与相国王播同榜。时播年五十余。通方戏拊之曰:“王老王老奉赠一第。”言日暮途远同赠官也。播后入相,通方因之仕宦不达,竟以困踬而终。出《闽中记》。
  元和四年,禁福建掠良民为奴婢者。出《唐书》。
  陈彦博,字朝美,唐元和五年及第。初,梦至一公庭,帷幄荧煌,几榻上有尺牍,焕然若金字,主者曰:“比明年进士名,将奏之上帝。”彦博前观有三十二人,其名在焉。及榜出,果符前梦,官至信州贵溪令。
  陈蜀,字文郁,唐乾符五年及第。初,梦神人谓曰:“当在山下水边及第。”至是,主司乃□澹者,岂非前兆乎。旧记乃下缺一字,疑“崔”字也。(上二事俱出《闽中记》。)
  乾符五年十二月,黄巢陷福州。
  景福二年五月,王潮陷福州,范晖死之。潮自称留后。是年建州刺史徐归范、汀州刺史钟全慕俱叛附于王潮。(上二事出《唐书》。)
  初潮之未至也,闽人谣曰:“潮水来,岩头没;潮水去,矢口出。”其后潮入闽而观察使陈岩卒,及潮卒,而其弟审知代之,是其验也。
  王审知身长七尺六寸,面紫色,方口,隆準。初潮之幽绪也,植剑于地,与众盟曰:“拜而倒者为帅。”至审知拜,剑跃而起,众遂推之。审知让潮,而己副焉。其营上常有紫气,识者曰:“此军中必有贵人。”既总府事,时四方窃据,或劝其建国,审知曰:“宁作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在位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