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脉由飞凤穴出,高十丈余,长里许。

  顶考潭山,在观音里,县北十里,脉由蛇仔形山出,高里许,长八里许。

  小赤山,在观音里,县北九里,脉由顶考潭穿田而过,高半里许,长里许。

  烟墩山(亦名大将庙山),在赤山里,县北八里,脉由小赤山出,高六、七丈,长三里许。旧有烟墩三座,今废。其麓为大将庙。

  大湾山,在半屏、赤山、兴隆三里交界(北半屏、南赤山、西兴隆),县北七里,脉由烟墩山出,高十丈余,长四里许。山麓有莲花陂。

  狮头山,在兴隆里,县西北九里,脉由大湾山出,屹立覆鼎金陂中,西、南、北三面环水,堪舆家以为狮子弄球云。

  球山,在兴隆里覆鼎金庄内,县西北七里,脉由大湾山之西四里许平地起突,肖形而名。

  金钟湖山,在赤山里,县北六里,脉由烟墩山出,高十余丈,长二里许,东临公爷陂。

  乌石山,在赤山里,县北五里,脉由金鉴湖山出,高十丈余,长里许,东临公爷陂。

  大湖山,在赤山里,县北四里,脉由乌石山出,高八、九丈,长里许,南与龙喉山俱环公爷陂。

  龙喉山,在赤山里,县北四里,脉由金钟湖山出,高二十余丈,长里许,北临公爷陂。

  大赤山,在赤山里,县北二里许,脉由龙喉山出,高十余丈,长二里许,北临公爷陂。

  吊灯陂山,在赤山里,县北二里许,脉由大赤山出,高十余丈,长里许,西临公爷陂。

  武洛塘山,在大竹里,县北半里许,脉由吊灯陂山穿田过峡,高二、三丈,长里许,山南为昭忠祠。

  其东北沿溪南下一带为左支,由兰陂岭东南行,历深水山、大坪顶、统领尖、统领坑、吊狗岭、升仙坑、牛迹坑、厚栗崎、小围榜、大围榜、石壁寮、三脚寮、山猪窟、兴化寮,昂然特出者,为土地公崎山。自土地公崎以下,则皆产菠萝之区。其有名目可纪者,若中坑湖、南势坑、竹崎山、井仔湖口山,其分支鼎峙者也。若十九湾、新陂内、龙目井、大坵园、滥埔山、蒲尖园山,其团结凝聚者也。若小坪顶、大坪顶、竹仔寮、井仔脚、无水寮、仙草埔、内埔仔、九曲塘山,其联络奔放者也。九曲塘之东,有琅冈山焉,屹立溪边,为沿溪一带之外护。琅冈之西,为山仔顶、龟仔潭、拔仔林山,其下为总舍陂、尚书林、蛟龙坑山。自蛟龙坑发脉,趋南小山历落,为下考潭山,为凤弹山,又为大坪顶山。其高起横列者,为凤山。极南滨海为凤鼻山。孤悬海中为琉球屿。沿海而西为海汕。海汕尽处为旗后山。此左支之大概也。具列如左:

  兰陂岭(一名岭顶山,又名观音亭山),在观音里,县东北四十里。脉由乌山出,高二里许,长五里许,岭尖分水,安、凤分界。上有观音亭,为同治癸酉年职员蓝登辉建。山泉下注岭口沟。

  深水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三十五里,脉由兰陂岭出,高里许,长三里许。阿里港往郡经此,山麓有泉下注深水溪。

  大坪顶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三十三里,脉由深水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

  统领尖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三十二里,脉由大坪顶山出,高三里许,长四里许,山峰秀拔,故名。

  统领坑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三十一里,脉由统领尖山出,高里许,长二里许,山麓有泉下注统领坑沟。

  吊狗岭,在观音里,县东北三十里,脉由统领坑山出,高三里许,长四里许,羊肠小路,巨石壁立,俯视幽崖,深削万丈,经者咸股栗。山麓有泉分注一溪(水哮)、两沟(统领坑、知母令坑)。

  升仙坑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九里,脉由吊狗岭出,高里许,长二里许,山麓有泉下注升仙坑沟。

  牛迹坑山(亦名牛食坑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八里,脉由吊狗岭出,高半里许,长六里许,山麓有泉下注水哮溪。

  厚栗崎山(即加猎崎),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七里,脉由牛迹坑山出,高半里许,长里许。

  小围榜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八里,脉由升仙坑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山麓有泉下注小围榜沟。

  大围榜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六里,脉由小围榜山出,高半里许,长四里许。

  石壁寮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四里,脉由大围榜山出,高里许,长二里许,如壁削立。阿猴街往郡,小路经此。

  三脚寮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五里,脉由石壁寮山出,高里许,长三里许。

  山猪窟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二里,脉由石壁寮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

  兴化寮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一里,脉由三脚寮山出,高半里许,长二里许,山麓有泉下注大树脚港。

  土地公崎山,在观音里,县东北二十里,脉由兴化寮山出,高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