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大冈山:距县城北四十里。与小冈山南北对峙。内地来舟至澎湖,即望见之。其东北一带,与猴洞及嘉义南马仙山连绵相续而来。

  兰坡岭:距县城东北三十五里。不甚高峻。

  观音山:距县城东北二十里。起伏盘曲;中一峰屹立,若菩萨端坐,众小峰拱峙于侧。

  大龟文山:距县城东七十里。由卑南觅腾掷而来。

  芋匏山:距县城东七十里。其形如匏,故名。与嘉义内优山连界。

  大乌万山:距县城东二百七十里。人迹罕到。

  大柴高山:距县城东三百里。人迹罕到。

  霄马干山:距县城东南三百三十里。

  以上三山,唯和番民偶到其处。

  大滚水山:距县城东北二十里。层峰起伏,直趋小滚山而止。山上有温泉喷涌而出。

  小滚水山:距县城东北一十五里。由大滚水山迤■〈辶里〉而来。

  七星山:距县城东北三十里。脉自观音山北而来,七峰错落,形如北斗。山上石皆圆莹,散布如星。

  尖山:距县城东北三十五里。孤峰瘦削,秀若玉笋。

  打鼓山(俗名打狗):距县城西南一十五里。自县东北逶■〈辶里〉蜿蜓,直抵海岸,为旗后。水口上沙,现在通商夷人造屋其地。

  旗后山:距县城西南一十五里。自县西南凤鼻山穿海西来,与打鼓山西北对峙。西水口下沙,民人结屋于此。两山之间,即为出后港口。此二山为港口要隘,宜定炮台。近年各国通商夷人,于旗后高峰竖望竿一枝,常雇人守之;日以千里镜照海,远见夷船张挂何色旗号,则山上望竿即掣同色旗以应之。

  漯底山:距县城西北一十五里。平原圹野中,突然一邱浮出。顶宽而平,上有小窍出外,若霖雨泥淖;其深无底。

  ——右山三十四。

  关帝港:距县城东五十五里。自内山发源。

  茄藤港:距县城东五十五里。港原系内海,可通舟楫。乾隆十三年经里民修浚,自府港直达县治弥陀港,民甚便之。后港边奸民藉端抽税,民间不愿贩运,悉由外洋;往往风涛多有不测。乾隆二十四年,台湾府复檄台、凤二县会勘,捐俸疏浚,禁止抽税,遂仍通舟楫;并饬二县每年秋季挑挖一次,以免壅塞。

  鳌兴港:距县城东七十里。源出内山。

  力力溪:距县城南五十五里。源出东南番山。

  万丹溪:距县城南一十五里。其北为竹仔港,又北为蛲港。

  放索溪:距县城东南六十五里。源出东南番界。

  冈山溪:距县城北四十里。源出山猪毛后山。其下为淡水溪。

  淡水溪:距县城东北二十里。源从巴六溪来,经大泽机社、阿猴社,西出为大泽西溪;潆回数十里,与赤山之冷水沟合流入海。

  东港:距县城南三十里。港口水深六、七尺,大潮深七、八尺;夹板不能出入,来往商船停泊。北港为旧港,浅不可泊。每年六、七月间,溪流暴涨,舟多冲坏;商人苦之。

  中港:距县城北五十里。渔舟寄泊。

  旗后港(即打鼓港,今名旗后):距县城西一十五里。港分南北二支:南为前镇港,再入为凤山港;北为硫磺港。港口小潮深一丈二尺,大潮深一丈四、五尺。入口处,有巨石当流,劈分水门为两:近打鼓者为上门、近旗后者为下门;上门浅而多石,为夷商填塞;今凡舟出入,皆由下门。近口外有暗礁,须避稍出傍。旗后山边又有暗沙一条,大船出入必雇本港渔船引带,方不误事。此港当年甚浅,不堪泊舟。近十余年日渐深阔,自鹿耳门浅淤以后,今唯旗后可泊巨舰;此桑田沧海之明征也。

  浊水溪:距县城东北三十五里。源出大滚水山;合小冈山,受鲫鱼潭之流,会弥陀港入海。溪水终年混浊,故名浊水溪。

  大泽机西溪:距县城东北四十七里。源出大泽机西南山;北过搭楼社东,合北溪之流转西北入阿猴溪。西为淡水溪,会东港入海。

  大泽机北溪:距县城东北五十里。源从大泽机北;出罗溪门,西经搭楼社转西北与阿猴溪合。西为淡水溪,会东港入海。

  蛲港:距县城西北二十里。与万丹港相连。

  弥陀港:距县城北二十五里。水由大海出口。

  (附)井

  龙目井:距县城东北二十里。在阿猴林竹仔寮。两井相对,故名。

  ——右溪港一十七。

  桥渡(附)

  楠仔坑桥:距县城东一十里。桥在观音山楠仔坑街。架木为桥,长二丈余;马可通。

  赤山仔桥:距县城东一十五里。架木为之。乡民建造。

  陂腹内桥:距县城东二十里。架木为桥,高九尺、长十余丈。

  竹仔港桥:距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