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准照山、陕沿边之例,为挂印总兵;带方印,驻台湾府城镇北坊(乾隆五年,总镇何勉筑堡)。中营中军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步战守兵八百三十五名(内除外委六员、额外三员,实兵八百二十六名)、马四十匹,驻防中路口,营在镇北坊。左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步战守兵八百五十五名(内除外委六员、额外三员、实兵八百四十六名)、马四十匹,驻防北路口,营在镇北坊。右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步战守兵八百五十五名(内除外委六员、额外三员,实兵八百四十六名)、马四十匹,驻防南路口,营在东安坊。
  协镇台湾水师营在安平镇(镇城一座,坐北向南,红毛所建。雍正十一年,总督郝玉麟奏准就城内建仓贮粟三万石,交营收管,递年砻米给兵,以免赴府支运之劳)。本协副将一员。中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俱驻防安平镇,仍与右营轮防鹿耳门)、把总四员(内二员随防安平,二员分防大港、蚊港二汛)、步战守兵七百八十二名(内除外委六员、额外三员、舵工炊粮十五名,实兵七百五十八名)、战船一十五只(俱平字号;旧为一十九只,乾隆二十五年裁其一,至三十三年又裁其三)、炮架八座(鹿耳门汛)、炮台七座(外海蚊港汛四座、大港汛三座)、烟墩十一座(蚊港六、大港五)。左营游击一员(驻防鹿子港)、守备一员(驻防笨港)、千总二员(内一员随防鹿仔港,一员分防大突炮台)、把总四员(内二员随防鹿仔港、笨港,二员分防新店、三林港)、步战守兵七百三十三名(内除外委六员、额外三员、舵工炊粮十六名,实兵七百零八名)、战船一十六只(俱定字号;旧为一十八只,乾隆三十三年裁其二)、炮架八座(在安平;内有铜炮一座,乃伪郑所遗)、炮台七座(安平镇三、笨港一、海丰港一、三林港一、鹿仔港一)、烟墩十一座(安平七、笨港一、海丰港一、三林港一、鹿仔港一。按左营旧驻安平,乾隆五十三年移驻鹿仔港;其旧管炮台、炮架、烟墩在安平者归安平营下管辖,其在鹿仔港应有增设属彰化、嘉义辖下,未考其详)。右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俱驻防安平镇,仍与中营轮防鹿耳门)、把总四员(内二员随防安平,二员分防打鼓、东港)、步战守兵七百八十二名(除实,与中营同)、战船一十五只(俱澄字号;旧为一十九只,乾隆二十五年、三十三年两次裁汰,与中营同)、炮架十四座(鹿耳门七、安平七),炮台五座(在打鼓港)、烟墩二十一座(安平十、打鼓十一)。嘉庆十年,台湾镇道奏准添造梭船三十号(另编善字号),把守鹿耳门暨巡外洋缉捕,俱归台协副将统带。又奏准添设全台水师兵凡一千一百四十四名,又额外、外委十名;除分派北路淡水外,台协每营各添派水兵三百三十名,计三营凡添兵九百九十名。
  城守营驻防邑治,营在大北门内。本营叅将一员。左军守备一员(驻防凤邑冈山)、千总一员、把总二员(与千总轮防府治及罗汉门、凤邑冈山)。右军守备一员(驻防嘉义下加冬)、千总二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把总二员(与千总轮防府治及嘉义目加溜湾、大武垄、下加冬)。左军马步战守兵五百四十名(内除外委四员、额外一员,实兵五百三十五名;以八十五名驻防府治,以四百五十名分防本邑罗汉门各汛及凤邑冈山各汛),右军马步战守兵六百三十九名(内除外委六员、额外一员,实兵六百三十二名:以一百七十三名驻防府治,以四百五十九名分防本邑大穆降各汛及嘉义下加冬各汛);左右军凡马四十匹。凡各营兵皆自内地拨戍,三年期满更代。
  附考:康熙二十三年,设镇标中、左、左三营,府城内外汛塘俱系三营拨兵分防。雍正十一年,总督郝玉麟奏准添设城守营,将仓库、城门、炮台及各汛塘悉归防守,仍将三营之兵撤回府治以资弹压。又考康熙二十三年,设道标营,拨镇标右营守备一员、左营千总一员、左右营把总各一员、中左右三营兵各一百名入道标营。六十年裁,其各官兵仍归大营。又考台营原无马兵;马兵之设,自乾隆五十三年始也。
  总镇署在镇北坊,坐东北、面西南,中有三致堂(总镇张天骏题)、益求堂(总镇甘国宝题)、镜烟堂、和雨堂(俱总镇哈当阿题)、芝兰室(总镇爱新泰题)。
  中营游击署在永康里。中营守备署在游击署右。
  左营游击署在镇北坊,中有镜清堂、岸舫(俱游击余大进建)。左营守备署在镇北坊。
  右营游击署在东安坊,中有师慎堂、栋花书屋、刺桐园(俱游击任承恩辟)。右营守备署在东门内。
  城守营叅府署在北门内。
  水师协镇署在安平镇。中、左、右三营游击署在安平镇。守备署在安平镇。
  汛塘:设弁带兵曰汛,仅安兵者曰塘,城内治兵宿守者曰堆。凡南北汛塘不在邑辖者,不具载。
  岳帝庙堆,在东安坊,中营管。府衙边堆,在东安坊,中营管。十字街堆,在郡城中,属镇北坊,左营管。关帝庙堆,在西定坊,左营管。枋桥头堆,在东安坊,右营管。开山宫堆,在西定坊,右营管。涂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