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名,属濮州。大业二年,省濮州,县属郓州。唐武德四年,重置濮州,县又属焉。历山,在县西北十六里。《史记》云:“舜耕山,耕者让畔。”郑玄云:“历山在河东。”应劭以为即雷泽之山。皇甫谧以为在济阳,与雷泽相次。三说不同,未详孰是。灉水、沮水:二源俱出县西北平地。《尚书》曰:“雷夏既泽,灉沮会同。”去县北十四里。雷夏泽在县北郭外,灉、沮二水会同此泽。《河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山海经》云:“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史记》曰:“舜渔雷泽,渔者让泽。”郕都,故城在县北三十里,即郕伯初封之国也。《说苑》曰:“昔孔子游于太山,行于郕之野,见荣启期歌三乐。”即此城也。”姚城在县东十三里,《援神契》曰:“帝舜生于姚墟。”应劭曰:“姚墟与雷泽相近。”尧母庙:在县西南四里。《述征记》云:“郕阳城东南有尧母庆都之墓,上有祠庙,绕墓有池,池中有鱼,头间有印,谓之印颊鱼。”中山夫人庙,在县西五十步,夫人即尧之四妃也。尧陵:在县西三百里。自尧即位至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一年,记于碑。唐贞观十一年,有诏禁人刍牧,春秋奠酬。仲山甫墓:在县西北一里,墓前有祠堂石室,俨然若新。南、北濮水:《水经》云:“濮水又东,分为三渎。”昔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纣灭延,投此水。卫灵公将至晋,闻而写之。廪丘,《左氏传》云:“齐乌余以廪丘奔晋,是此地。”汉置县,今有故城存,在县北。重璧台,《穆天子传》云:“天子游于河、济,盛君献女,天子为造重璧台,以处之。”
范县,东北六十里,旧六乡,今四乡。本汉旧县,属东郡。春秋时,晋大夫士会之邑。后汉同晋属东平郡。宋及后魏同。高齐废。隋开皇六年,又置范县,属济州。至十六年,改属濮州。大业二年,废濮州。唐武德二年,于此置范州,领范一县。五年,废范州,以县属济州。贞观八年,改属濮州。
故顾城,在县东南二十八里,夏之顾国也。《诗》曰:“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注云:“三国党于桀,皆为汤所诛。”秦亭:《左氏传》曰:“鲁筑台于秦。”杜预注云“范县西北有秦亭”是也。闵子骞墓,在县东南二十里孟村,高一丈。左伯桃墓,在县东南五十里新安村,高一丈。

济州。
济州,济阳郡,今理鉅野县。《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其地属齐,亦齐、卫二国之境。今郡理即碻磝城。按《地理志》云:“碻磝,古津也。”城名因字之。秦为东郡茌平县地。汉《地理志》云:“茌平属东郡,后亦属东郡及济北国。”宋元嘉七年,到彦之北伐,拔此城,后又失之,至二十七年,以王玄谟为宁朔将军,前锋入河北,拔之,因以固守于此,又置碻磝戍,或为济北郡。后魏太武八年,于此立济州,又为济北郡,其外城,即后魏正光中刺史刁宣所筑。按《郡国志》云:“后汉、魏置济州于单于城中,即石勒所耕处,闻鼓角之声,此其地也。”至周建德七年,筑第二重城,又置肥城郡。隋初,置济州。炀帝初,复为济北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济州,或为济阳郡,皆此。天宝十三年废,郡以所隶五县,并归郓州。至大历中,复立济州。唐末又废入郓州。周高祖广顺二年九月平兖州,回至鉅野,因诏于此复置济州,仍割兖州之任城、金乡、郓州之中都等县隶之。其年十二月,又割郓州郓城县隶之,中都却入郓州。
今领县四:
鉅野、郓州割到。郓城、同。金乡、兖州割到。任城。
州境:东西一百五里,南北一百五十五里。四至八到:西至东京四百五十里,西南至西京八百七十里,西南至长安一千七百二十里,东至兖州、邹县一百三十五里,西至濮州雷泽县八十五里,南至单州成武县一百一十里,北至郓州一百一十五里,东南至徐州丰县二百二十五里,西南至曹州一百五十里,东北至兖州一百三十五里,西北至濮州一百四十五里。
户:唐开元户在郓州,长庆户三万八千五百一十;皇朝户,主一万四千一百九十一,客二千八百四十三;孤、老、女户六千二百一十七。风俗:
同郓州。
人物:
程昱、东阿人,少时梦上泰山捧日,本名立,太祖加上日字为昱。冉耕、郓人。龚遂、字少卿,金乡人,汉宣帝诏为渤海太守,颇轻其形短年老,遂请得便宜行事,到郡,罢捕吏。贼闻风而散,劝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郡大治。范式、字巨卿,金乡人,与汝阳张劭善。临别,谓劭曰:“二年后当过拜尊人。”乃订期。至期,劭白母,杀鸡、炊黍候之,果至。后梦劭呼曰:“巨卿,吾以某日葬子,能相及否?”式奔赴之,丧已发,柩不肯前,母曰:“元伯岂有望耶?”式素车白马号泣而来。因执绋引柩,乃前,式留止冢旁,封植周围,始去。何休、字劭公,任城人,研练六经,世儒罕有及者。太傅陈藩辟参政事。藩败,坐锢,乃作《公羊》,墨守不窥门者十七年。郑均、字仲虞,任城人,兄为吏受金,均性洁,酷谏,后感动,俱着廉名。肃宗时,累辟不就,上东巡,幸其舍,敕赐尚书,食禄终身,号白衣尚书。江淹、字文通,济阳人,六岁能属诗,及长,爱奇异。尝梦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