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修举,而兹坝历唐宋以来,垂及千祀,人情惰窳或几乎废矣。一旦决口之圮者复固

,中流之阏者全疏,且启闭有时,重农也。而无梗和涉,涓滴与共相属也,而无病私壅,计

田程功,测水置楗,皆出公反复周详,若营家事。当守之以为定法,然则里人之欲勿于我



者,共沐浴歌咏,不异豫人世食明赐可知也。公方将入晋,清秩出领封疆,异时为文忠、忠



之所为利,岂无大于斯者乎!因书以俟之。若下之分任厥役者工醵金,宜别有录云。


重修正学书院碑记佟赋伟知府

学校之役役,《乾隆府志》作设,此亦应作设。,奉先圣先师,释奠其中

。而孔子庙祀遍天下,人材教养于斯为盛,示学者以

统宗也。比先儒继起,而书院之制兴始者,当闻诸朝下,有司以官钱治之,若南康之白鹿洞



衡州之石鼓、南岳,皆唐人故迹。而宋儒葺以为讲会,自北书院日渐增设,学者各得因所聚

之地,立之山长,不必领以秩官,请业执经,不必皆博士弟子员,而人材之出于其俦者,实

与学校相表里。然则观摩淬厉,顾可无其地欤。余来守宛陵,始至集多士于学宫,考正典礼

。因问遗俗,知城南有正学书院,而惜其久废,堂序号舍仅有存者。慨然曰:“是守土者责

也!”

爰谋诸僚属与郡之士大夫,捐俸倡修,人情竞劝,遂以协成。旧祀阳明王子,邹东廓先生

以下凡十有四人。余始合祀朱子,而王子次之,其者如故。更名其堂曰“明诚”,后有斋

曰“敬义”,又后曰“藏密”。其诸号舍统以楹计者凡三十有二

,左一区曰“经义”,右一区曰“治事”,遵胡安定先生例也。右尝有楼,即俗所谓文昌台

者,明郡守朱公大器所建。今修其圮者,而上加其一并台为三重,以与北楼相望,故曰“南

楼”,可以居高明远眺望。前有方池,有射圃,因浚治之,皆学者所游息也。外有二坊,以

表诸衢,合而题之,仍曰正学书院。经始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初一日,至五十二年闰五月初

七日而落成。乃置田以廪生徒之来学者。延名宿为师教之,余时与诸君子论学其中,因进

多士而告之曰,兹名正学,其亦思学之所由。正乎夫尧舜之道屡传不泯,孔门授受微言奥旨

,四子五经具在也。朱子集群儒之大成,其学盖得之二程子,主敬穷理,平实亲切。人知其

单思研几之精勤,而不知其从容存养之邃密。知其异金溪之偏于静,而不知其异湖南之偏于

动。特承学者之疑误而失其真耳。王子生朱子之后又二百年,而南宋季世支离肤末之习未能

洗涤,日以陆沉,故不惜直截简易使人反求其本心,功亦大矣。而学者荡弃先儒为学之次

第,至于贵解悟贱躬行,则其流弊为尤甚。夫尊其所闻则高明,行其所知则光大,岂有汨于

俗学,淫于异端,而可谓得其正者哉。鸣呼!此一书院耳,自前明万历中郡守近溪罗公汝芳

与乡先生梅宛溪守德、沈古林宠诸公建于陵阳峰北曰“志学”;江陵枋国毁天下书院乃为官

鬻;后郡守廖公恒吉、宣令陈君公相复移于此曰“待学”;其易今名则宣令尹君三聘,而重

修于崇祯间者徐公大仪,亦郡守也。先是魏以掊击东林废天下书院,后用倪文正公元璐疏

复之,往者兴废之概如此。迨我皇朝隆儒重道,远迈前古,而推崇朱子为尤至,近更跻诸十

哲之列,且辑其全书颁行学校,诚不欲多士狃于虚寂之失,而务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

实。相与讲习切,由是求入圣之阶也。兹余所为特祀朱子,诚仰承圣天子意而亦愿以所闻

论学之大旨,为不善学阳明者,稍救良知之未流,庶几一念低徊望之诚,与学人共见之

,而非徒以修旧起废,毕吾理郡之责也。至其良材坚甓,醵金鸠工,官僚绅士共襄厥成。凡

职有劳者例得附书,皆别录一碑云。

重修新稔坝记

宣城水利之在东乡者为坝凡十有二,笪岳最大,其次则新稔也。盖亦仰山河之水引入堰中,

使浦溆以次受之,而田得灌输焉。近者濒河溃决,于是有水泉之利而弃弗能守,民始以

水旱为忧矣。余莅郡之明年,其里人胡大成辈以状闻,且绘图请画修复之法,而推择能任事

者一人为徐一就,又辅以一人为刘子恒。叩之则咸曰:“是役也,前人有成劳阅三百六十余

年矣

,弃之可惜。”盖洪武时,徐惠、刘晃所创,知县事王公文质主之。其捐资重建于万历间者



则刑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