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在县西二十里,旌岭之最高者,为西乡孔道。《一统志》、《乾隆府志》


岩山,在大岭东,高与正山、凫山、黄高峰齐。土人望云占雨。《乾隆

府志》

大幕山,在县西三十里,形如帘幕,傍起一峰,谓之小幕。《方舆纪胜》、《方

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

东山,在县西三十里。《乾隆府志》

高金山,在县西四十里。同上

豸山,在县西四十里,山麓有狮子峰,下即唐将军方元荡故居,今犹称方家园。

同上

石柱山,在县西六十里,《乾隆府志》作四十里。有双石挺起一巨石承之

,号豹子尖,尤为奇秀。或曰此山先有四石,高大相若,后为雷击其二。相传梁武帝时,新

安程灵洗将兵趋姑孰,道过其下,率众登山,筑坛歃血,誓平侯景。因揭此石立旗帜,又抽

矢射一山,山摧一角,今其山曰射的山。《方舆纪胜》、《泾川志》、《乾隆府

志》

白山、花园山、佛子岭,俱在县西四十里。《乾隆府志》

千秋岭,在县西四十五里。同上

栅山,在县西五十里,地名丰溪。俗传昔有吕氏女结茅于此山之岭,学道修真,已而仙去,

今呼为仙姑坛,山下多吕姓。《嘉定志》察上山与栅山俱在庙首东。乾隆府、县

志同

蛟山,一名蛟峰,在县西南五十里,山形蛟虬如腾蛟然,后有洞,径险难入,其中平旷。唐

永太中,山寇王万敌啸聚于其中,招讨使袁击平之。自唐末至今有吕氏居其下,族属繁衍

,以文学登显仕者,世不乏入。《方舆纪要》、《嘉靖府志》、《大清一统志》



九峰山,一名科峰岭,在县西五十里,通太平太路,一名九峰。《乾隆府志》

万岁岭,在县西五十里。同上

上枭山、下枭山,在县西五十五里。同上

黄华岭,在县西六十里,与太平县接界。《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



九屈岭,在县西六十里,高十里,阔六里,岭九屈,故名。

石莲岭,在县西六十里。二岭俱据《嘉靖府志》补

凫阳岭,在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乾隆府志》作凫羊

仙峰岭,在县西北十里。《乾隆府志》

乌岭,一名枫木岭,在县西北十五里,亦曰乌山。《方舆纪要》

按:此岭向不见于志,盖县东北别有一乌岭,《乾隆府志》疑为一,而误并之耳。

鸡公岩,在县西北三十里,十六都新建后,崇岩峭峙,石如鸡冠,高数十仞。其东南为木

岭,相近有钟山、天马山、笔峰山。《乾隆府志》

唐峰,在县西北四十里,其东南为玉屏峰,在十八都孙村。同上

按:《乾隆府志》峰作山,与乔亭之玉屏山相混,今据县志图作峰。



龙首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山峰,形如龙首。下有泽溪龙王祠,水旱必祷焉。《方舆纪胜》、《旌川志》、《嘉靖府志》。三溪镇又北为龙首山,山西北有龙潭

,徽水径其下,与泾接界。《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

纪家山、马鞍山、黄姑峰,俱在县西北四十里。《乾隆府志》

金钱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同上

碎石岭,在县北七里,岭多碎石,因而名之。据《旌川志》补

柳山,在县北十里。柳相公不详何代人,山南有石室,深不可测,神祠在焉。里人祈祷辄应

。《嘉定宣城志》《嘉靖府志》、《乾隆府志》并同

松树岭,在县北十七里,凫溪北,汤村南。《乾隆府志》

仕坑山,在县北二十里。同上

玉屏山,在县北二十里,乔亭横嶂十里,为邑北障。同上

碜岭,在县北二十里太平乡,岭北泾县界。《嘉靖府志》《乾隆府志》略同

柘树岭,在县北二十里,凫溪东北。同上

石壁山,在县北二十五里,一名文山,高数百丈,连亘数里。一水中流,两崖对峙,峰峦峻

绝,县境之厄塞也。旧时路在半山,悬崖千尺,行者难之。明嘉靖初,郡判李默摄县事,缘

溪凿石,遂成通途。旧有石壁巡司,久废。宋宣和中,贼方腊由宁国转寇县境,统制王可成

帅师拒战于石壁,贼败却即此。《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



佛子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胜》作二十里。地名钟村。唐乾符

中,尝有紫芝、碧莲之异,有寺曰瑞莲。《嘉靖府志》

天井山,在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胜》作县西。山巅巨石峭峻,中有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