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湍自两窍中出,俗称为牛鼻。其下有龙潭,清深可爱,尝有羽流居之。《旌

川志》、《大清一统志》

南山,在县北三十里南湾,对河系汉、晋故道。由石壁口上山,通蛮王尖至东固大路。《乾隆府志》

蛮王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宣城志》云,昔蛮人盗据此山,殁葬山下,然不可考。《旌川志》

按:此即《乾隆府志》南山下之蛮王尖。

凤形山,在县北四十里十八都礼村,相近有郭公岭。《乾隆府志》

蠢岭,在县北三十里,自凫山华容峰亘二十里,南障县治,北界泾邑。同上

按:此即泾县之椿岭,与旌德分界处。《乾隆府志》不载里数,据《疆域志》云,旌德北四

十里至泾界,此山在旌德北,里数可知。

鹊岩,在县北三十里十七都三溪东,兴云占雨。同上

大岭,在县东北三十里。同上

乌岭,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十都,通宁国要道。同上

白云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为九都祖山,相近有方山、丫髻山。同上

唐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十一都,岭上有塘,水长不涸。同上

剥岭,在县东北五十里柳山乡,岭北接宁国界。同上


太平县

黄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胜》作县南三十里。上有泉水,泉侧多

黄连,故名。《元和郡县志》。北黟山在宣、歙二州界,高一千一百七十

丈,旧名黄山。天宝六年,敕改为北黟山。浙之东西,歙、池、饶等山皆其支脉。《太平寰宇记》旧经云,山以黄帝栖真之地,故名。当宣、徽二郡界有三十六峰,

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八六岩。《方舆纪胜》。山当宣、徽二郡界,东属

歙县,西属休宁,各一百二十里,属本县者八十里。穷高极邃,诸峰秀拔,山下时闻上有仙

乐声。《神仙传》云:黄帝昔日问道于浮丘公,曰愿抠衣躬侍修炼。浮丘公曰,江南黟山,

神仙所居,无荤秽腥腐,而有古木灵药,其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沐浴饮之,万病皆愈。

遂与容成子、浮丘公同游于此。《嘉靖府志》。山高三千七百余丈,盘亘

三百里,宁、徽两郡之名山也。峰之得名者三十六,而在县境者有八,曰翠微,曰天都,

曰望仙,曰九龙,曰圣泉,曰叠嶂,曰仙人,曰芙蓉,诸峰为之冠,余属徽州。

《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黄山旧名黟山,唐天宝改为黄山。山有三十六峰,

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二洞,八岩。第二天都峰,高九百仞,其峰耸翠,峻洁俨若天中群

仙所都,下有香谷源,尝闻异香馥郁。有天都观,高人隐士居焉。第十二叠嶂峰,高八百仞

,峰形如障,下有石乳岩,岩中滴孔,其白如雪,四时不绝,今俗呼云滴水岩。又有阴坑源

,阴不见日,源水东流,入白云溪。溪中有一潭如盆,下又有一大潭,黄帝曾向此取水炼丹

,感白龙见,名曰龙潭水,入朱砂溪。第十六仙人峰,高八百六十仞,顶有二石仙,其状宛

然如刺成,相对而坐。俗谓南向者为轩辕黄帝,背倚一石屏,迥如玉记,北向者为浮邱公

。其下石壁高五百余仞,猿猱亦不能到,游玩者上紫石峰望之,宛如二仙人对坐。下有仙人

洞,因此名焉。

第十九翠微峰,高八百五十仞,下有翠微源、翠微洞、翠微寺、青牛溪,昔有樵人于此见一

青牛,遂前逐之,走入水中不见。峰畔有布水倾下。第二十一望仙峰,在山北,高八百五十

仞,《周书异记》云,黄帝、容成子、浮丘公于此汤池,见一珠函玉壶,持归中峰,下石室

中,饮壶中甘露琼浆,披函中霞衣,簪宝冠,蹑朱履,光照山谷。须臾,黄帝乘飞龙,前引

彩幢珠盖,三仙飘然从峰顶上升,闻彩云中有弦歌之声。今峰西有弦歌乡、弦歌洞、弦歌溪

。第二十二九龙峰,连望仙峰东南,高八百仞,九朵合成如九龙相缠,下有九龙岩、九龙源

、九龙洞、九龙溪、九龙观、九龙寺。第二十三圣泉峰,在九龙峰西南,宛如削成,上下大

,中央小,状如腰鼓,高八百七十仞。顶上有一汤池,人不能到,于邻峰顶上望见,池中波

浪腾沸,从地中涌出一布,水向顶东南下,入甘泉源、甘泉溪。《周书异记》云,浮丘公谓

黄帝曰,黟山中峰之顶上有一汤池,水味甘美,可以炼丹煮石。盖此处也。第三十四芙蓉峰

,高七百五十仞,下有白马源,即黄帝辇游之所,隔溪南面有马迹石,石上马迹犹存,深者

可尺,浅者可二三寸,宛如泥中所印。《黄山图经》

按:乐史以为黄山唐天宝将改名北黟山,《图经》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