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黟山唐天宝时改名黄山,未知孰是

。按黄山之名见于刘向《列仙传》,相传已古,则《寰宇记》之言稍得其实耳。

陵阳山,在县西六十里。《列仙传》曰,陵阳子明者,钓乡人也,好钓鱼于延溪。钓得白鱼

,肠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服之三年,龙来迎去。《文

选·游仙诗》李善注引之。按:《列仙传》为刘向所撰,见《隋书·经籍志》,据此可以破

长孙迈以陵阳子明为晋人之误。又司马相如《大人赋》:反大壹而从陵阳。张揖曰:陵阳仙

人陵阳子明也。则以子明为汉人亦属臆说。盖词人取材必凡近,相如赋中所见如大壹、元冥

、黔雷、长离、皇保侨、岐伯、祝融、勾芒、唐尧、虞舜、灵娲、冯夷、西王母之类,皆

三代以前神人,服虔、应劭作注,且有不能举其时代者。则作赋时必不杂入一本朝人无疑。

《列仙传》所载七十二人,见于《世说·文学篇》注及《直斋书录解题》。今本虽系后人所

辑,亦复多因其旧书中如容成、赤松、昌容、啸父、师门、浮丘公皆三皇虞夏时人。降至秦

穆公女周灵王子乔已为晚近,则子明为秦汉以前人又可概见,但不能定其为何代人耳。《前

汉·地理志》郡县名多皆秦定,丹阳郡即有陵阳县,除获嘉、柏人、闻嘉之外,其不假当时

事迹以名县,又明证也。《乾隆府志》多为迈说所误,土人又多感于《乾隆府志》之说,今

确考书传,附识于此,以破流传之(讹)。
丹阳郡陵阳县,陵阳子明得仙于此县,山故以为名。

《续汉书·郡国志》、《宋书·州郡志》同。按:此乃司马彪《续汉书》本文误刊入注中,

非刘昭补注也。昭所注皆引众书,又汉人说其所自言,必称“臣昭曰”以别之。班固《汉书

·地理志》本文亦有误刊入注中者,并非自注及他人注也。彪之解陵阳县当亦因汉人之说。

山在泾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列仙传》云陵阳子明钓得白龙放之,后五年龙来迎子明

上丹阳陵阳山,一百余年乃得仙去。山高一千余丈,《元和郡县志》、《太平寰

宇记》。按:唐永泰中,分泾县立太平,疆界与今时略同。今泾县西南九十里麻口,即接太

平界,则山在太平可知。盖太平即在泾县西

南,无缘分立太平县后,其西南境尚有一百三十里之远也,今山在太平西六十里,其去泾县

里数正与古同。吉甫作《志》时,县已分立,而山仍载入泾县,并复载明里数,几忘泾

县之西南已久分立太平县矣。盖沿《乾隆府志》之失,而不校乐史作记,遂仍其误,可见志

地理之难。王象之《舆地纪胜》遂两载之,云泾县有陵阳山,引《元和郡县志》以实之。下

复云太平县亦有陵阳山,不复详校二县分合之故,竟以一山为二山,可谓无识。山有

三峰

矗立,属县者一,西属石埭者二。下有三门六刺滩,舒溪所经。《方舆纪胜》

《大清一统志》同。有白鹤池面黄海如芙蓉秋水。乾隆府、县志

按:黄山、陵阳为此镇山,今从敬亭之例,列于诸山之首。

石凫岭,在县东二十里,泾水出焉,山多碎石,高下起伏如凫雁。《嘉靖府志

》《乾隆府志》同

白衣岭,在县东二十五里。通泾、旌二邑,崎仄难行。明知县崔钦筑砌以便行者,有碑曰崔

公路。《乾隆府志》

挂榜山,在县东三十里,诸水环抱,为县治水口,其形绵亘,横敷如榜。同上

黄华岭,在县东三十里,与旌德接壤,旧名黄瓜岭。同上

天马山,在县东南天里,学宫巽地,昂藏奔突,下映麻川。同上

箬岭,在县东南五十里道泰乡 ,甚高峻,上下六十里。山顶中分为歙县界,东麓属旌德县

,往来径道也。《方舆纪要》《乾隆府志》同

按:此岭及黄华岭皆与旌德分界,故两县并载。

丹山,一名文笔峰,在县南三里,为学宫前案。峰顶本平,明弘治中教谕邹累石为峰,后

教谕王佳士复增之。《乾隆府志》

仙皇山,一名洞清山,在县南十里。同上

镇山、墨斗山、横山,俱在县南十里,横山东连小马鞍山。同上

夫子山,在县南三十里。上有石横挺数丈,曰鹰嘴。下有千百石,参差如列戟,水流其间,

寒冽逼人。旁有石室幽折难入。同上

碧山、赤山、石冈山、醉翁山、和云岩,俱在县南三十里。和云岩高五百仞,上名火龙尖,

遥望长江如练,中有梵宇精舍,傍有虎垄龙潭。同上

大横山县志作大洪,在县南四十里,谭家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