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四经》。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会贞按:《隋志》,洛南有玄扈山。《通典》同。《寰宇记》,山在县西北一百里,《黄帝录》云,帝在玄扈山上,有凤衔图至前,帝拜受。《明志》,雒南西北有玄扈山,玄扈水出焉,北入于洛。《雒南县志》谓山在洛水南,水今名黑潭子,东北入洛,误。《山海经》称洛水东北注玄扈水,则玄扈山、水当在洛水之北矣。其水径于阳虚之下。《山海经》又曰:朱又字讹在曰字下,全、赵、戴乙。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守敬按:《中次五经》文。是为洛汭也。《河图 玉版》守敬按:《中次五经》郭《注》,引《河图》,无玉版二字,以后文《河图 视萌篇》例之,《玉版》当是《河图》篇名。曰:仓颉为帝南 ,朱《笺》曰:宋本作随帝,《山海经 注》引《河图》,但作为帝,盖为黄帝代巡也。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为。登阳虚之山,临
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守敬按:郭《注》 下有狩字,洛汭下无之水二字,末句作出此水中也。
洛水又东,朱无洛水二字,《笺》曰:宋本有洛水二字。戴、赵增。全增同,又据《寰宇记》于水下增北径文邑四字。守敬按:非也。《经》下文云,东北过于父邑之南。《注》谓一合[当作全。]坞故于父邑,则在今宜阳县西。而《初学记》八,引《水经注》曰,洛水东北过文邑,在洛南县。是既以《经》为《注》,又以于父邑为文邑,又以为在洛南县,种种差误。《寰宇记》于洛南县下,引注《水经》曰,洛水北过文邑,盖沿《初学记》之误。乃全氏认为《注》之佚文,改过作径,补入于此,则更误矣。历清池山傍,[二]戴删傍字。会贞按:今雒南县南十里有龙山。《一统志》疑即清池山,似远。据《注》称历山傍,山当滨洛也。东合武里水,水南出武里山,会贞按:今中干山在雒南县南五十里,即武里山,县河之源出其北麓,即武里水也。东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门水出焉。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门水详《河水注》,或谓即今之宏农河也。但宏农河出处与洛隔山,不与洛通。故《一统志》谓门水今无可考。据图有文峪河自北南流入洛,而源与宏农河源近,岂郦氏时认文峪河自洛枝分逆流,与宏农河为一水乎?《尔雅》《释水》所谓洛别为波也。全云:波水见《谷水注》,道元以门水当之,恐非。王伯厚亦云。
洛水又东,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会贞按:今山在雒南县东南一百里,故县川出此,盖即
要水矣。东北径拒阳城西,守敬按:晋初置拒阳县,寻省,后魏复置,属上洛郡,在今雒南县东南。而东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舆山,朱舆讹作兴,下同。赵据《汉志》改,戴改同。会贞按:山当在今卢氏县西南。俗谓之备水也。东北径获舆川,世名之为却川。东北流注于洛。孙星衍曰:此即俗称八里干●水也。
洛水又东,径熊耳山北。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盖开其源者是也。会贞按:《禹贡》,导洛自熊耳,即导山之熊耳。《汉志》卢氏下,熊耳山在东。上雒下,《禹贡》雒水出冢领山,熊耳获舆山在东北。是《汉志》不以为洛出熊耳矣。其称熊耳、获舆者,盖获舆与熊耳相连,与称桐柏、大复山同。《水经》,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郦《注》释《经》,而仍不违《汉志》。其引《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所以释《经》出讙举山之文也。而先引《汉志》洛出冢领山,意以讙举即冢领也。此又云,洛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舆山,洛水又东,径熊耳山北。《禹贡》云云,《博物志》云云,所以释《汉志》熊耳、获舆山之文也。胡渭疑讙举是获舆之误,盖字形相近,一望而知。段玉裁亦云,获舆即讙举,声之转。是讙举、获舆不可分为二,审矣。《禹贡锥指》,此山自上洛以至卢氏县, 二百余里,总属《禹贡》之熊耳,其说是也。《山海经》、《水经》谓之讙举,《汉志》谓之获舆,又谓之冢领,所谓连麓而异名称,皆一
山也。郭注《山海经》云,熊耳在上洛南。《括地志》,熊耳在上洛西十里。《元和志》,熊耳在卢氏县南五十里,皆随后世指名耳。
东北过卢氏县南。
洛水径 渠关北。朱此七字讹作《经》, 讹作阳,下同。戴改《注》,改 ,全、赵改《注》同,仍阳。守敬按:仍阳,非也,见下。 渠水朱笺曰:谢云,阳一作 。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 。考本篇后文有坞水,又有金门坞、一全坞、云中坞、合水坞、零鸟坞、百谷坞、白马坞、袁公坞、盘谷坞,是洛水左右,以坞名者甚多, 渠当因之立称,与《谷水》篇之阳渠无涉。《寰宇记》朱阳县,后周天象二年,移县于今卢氏县西南渠谷,、 形近,尤此本作 之切证。出南 渠山,赵、戴改出南作南出。守敬按:《注》有两例,南出、出南皆可,说见《浊漳》篇,不必改。孙星衍曰, 渠疑即蔓渠山,此《注》谓 渠即荀渠而以为熊耳之殊称,而《伊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