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置广汉属国都尉,故皆曰广汉,不得言广魏。《经》、《注》俱不误。熊氏又谓《经》作于三国魏人,意在尊魏而改汉作魏,亦自相矛盾。至吴属之阳安,在后汉顺帝时为汉宁,在晋时为晋宁。赵氏以为郦氏改《经》。但前有汉宁,后有晋宁。曹魏时作魏宁,于理有可能。《锺水注》曰:「魏宁,故阳安也。晋太康元年改曰晋宁。」晋以太康元年平吴统一中国,于其时改魏宁为晋宁以正视听,亦于理于势皆合。赵氏之言不足据也。熊氏遂谓作《经》者所意改,此则求之不得其故而曲为之说,尤误。
 [二二]「《永乐大典》内之本仍作广魏」 按:戴说是也。今影印《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一百三十四第二十五页后正作「广魏」。
 [二三]「按《注》阳字不误」 按:沈氏《疏证》云:按建阳不误。《隋志》平武郡方维县,旧曰秦兴,置建阳郡。曰旧者,别于西魏后周也。《纪要》七十三:方维城在龙安府东北一百二十里。(「考」上「按《注》阳字不误」六字,今据台北本删。)
 [二四]「《地形志》……」 按:此说恐未足据。沈钦韩《疏证》云:《寰宇记》(百三十五)「齐明帝永泰元年分晋寿郡之兴安(郡)县置东晋寿郡于乌奴北一里(乌奴山在广元县西二里)即今利州是也。」按《南齐书 州郡志》梁州始有东晋寿郡。《宋书 州郡志》益州但有南晋寿郡,盖魏收误以南为东也。《宋志》文帝元嘉(十)二年立,魏收又误为司马氏。沈说较详晰。
 [二五]「盖汉水入江之道」 按:此下钞脱七字:「即羌水入江之道」,今校补。
 [二六]「见《吕氏春秋 [《召类》 注》」 按:《召类》篇《注》无此事而有尧丹水之战。
 [二七]「全氏则驳赵说」 按:语意不明。全氏云:余按《汉志》谓黄水入于湍水,不入于丹水。而是《经 湍水》篇谓湍水出北芬山,当并存其说。熊氏引全说过略,致下文按语无张本。
 [二八]「封宣帝孙畅为顺阳王」 按:《疏》但云再检《晋书》,而实未果检。今检得其事,见《宣五王传》。畅为宣帝子扶风王骏子。骏卒,畅未袭扶风,改封顺阳王。删《疏》。「再检《晋书》」。(今台北本同。)
 [二九]「谓以此矣」 按:全氏引《通典》,今邓州内乡东七里有于村。
《水经注疏》卷二十一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汝水
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守敬按:《山海经》[《海内东经》],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乡县西南,入淮极西北[一]。毕沅以西字断句,郝懿行西南连读。此本《山海经》而但作西,准以水道,当作西南为合也,详见下。
《地理志》曰:出高陵山,守敬按:见汝南郡定陵县下。《续汉志》刘《注》引《地道记》同。即猛山也。守敬按:《淮南 墬形训》,汝出猛山。[《御览》六十三引《春秋说题辞》同。]高《注》,猛山,一名高陵山。在汝南定陵县。亦言出南阳鲁阳县之大盂山,朱《笺》曰:《汝州志》,大盂山在鲁山县西
五十里。山顶低洼,四围若城。赵云:按朱氏以鲁山县笺鲁阳县,大缪,《汉志》,鲁阳县有鲁山,古鲁县,未尝以鲁山名县也。至唐初始改县曰鲁山,[二]至今因之。守敬按:杜氏《释例 水名》内,《山海经》郭《注》并止言,出南阳鲁阳大盂山。《隋志》,鲁县有大义山。义、盂音近。朱氏引《汝州志》释大盂山,非以鲁山县释鲁阳,赵议之,非也。鲁阳,县见《滍水》篇。又言:出弘农卢氏县还归山,守敬按:见《说文》。卢氏县,详《洛水》篇。《博物志》曰:汝出燕泉山,守敬按:见《志》一。 异名也。守敬按:《经》称天息,《注》云高陵、猛山、大盂、还归、燕泉,并异名。盖如伊水,或言出蔓渠,或言出上魏,或言出熊耳,郦谓即麓大同,陵峦互别耳。惟《汉志》高陵山在定陵,去鲁阳卢氏甚远,不得与鲁阳卢氏之山为一。然观《志》云,汝水出定陵,至新蔡入淮,过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定陵、新蔡并在汝南郡,何得云过郡四?又自定陵至新蔡,不过数百里,何得云行千三百四十里?不知班氏断水得系汝水于定陵矣。以汝水所过所行核之,志文当本在南阳鲁阳下。自汉世传抄,即错入汝南定陵下,[详见余《晦明轩稿》。]故高诱已为所惑,王隐亦然。郦氏盖见其不合,故但引作出高陵山,不标郡县,与下举南阳鲁阳、弘农卢氏异也。郦以为高陵山即猛山,证之《括地志》,汝水出鲁山县西伏牛山,亦名猛山。《元和志》,汝水出鲁山县西一百五十里天息山,一名伏牛山。唐鲁山县即古鲁阳,是高陵山即《经》之天息山,在鲁阳之西,即卢氏之东,亦即《经》梁县之西南。相其地,正大盂山之所在。《水道提纲》,汝水东北流百余里,方经天息山。《一统志》,大盂山在鲁山县西五十里。盖各指山之一处言之耳。余以永平中,蒙除鲁阳太守,会贞按:《北史》本传,于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下言,后试
守鲁阳郡。据此《注》,知后字指永平中。乃《明一统志》本《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