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都赋》所谓应鸣鼓而兴雨也。守敬按:左思《蜀都赋》语。峡中有瞿塘、黄龙二滩,夏水回复,沿泝所忌。戴改龙作龛。会贞按:明抄本作龛。《通鉴》梁太清三年,《注》引此作龛,然《初学记》八引《荆州记》,峡之首北岸曰白盐 。中黄龙滩水,沿泝所忌。《寰宇记》引同,为郦所本。则龙字是也。《方舆胜览》夔州路称,龙脊滩在城东三里,状如龙脊,夏没冬见。李肇《国史补》,蜀之三峡,最号峻急,四月、五月尤险,故行者歌之曰,淫预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淫预大如牛,瞿塘不可留。亦瞿塘滩为沿泝所忌之证。瞿塘滩上有神庙,尤至灵验。守敬按:《御览》尤作先,刺史二千石径戴作径。过,皆不得鸣角伐鼓。商旅上下,守敬按:《名胜志》引此作上下。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守敬按:自瞿塘滩以
下,盛弘之《荆州记》文。引见《书钞》一百三十八。《御览》七百七十一。今则不能尔,犹飨荐不辍。此峡多 , 不生北岸,非惟一处,或有取之,放着北山中,初不闻声,将同兽渡汶而不生矣。会贞按:此《注》以渡汶为出莱芜之汶,误与《汶水注》同,说见彼篇。其峡,朱脱此二字,戴增,赵据黄本增,守敬按:明抄本有此二字。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朱无也字,戴同,赵增。守敬按:此景纯《江赋》语,见《文选》。
校记
[一] 「作三石人,立水中」 按:《华阳国志》三作「立三水中」。
[二] 「周赧王元年,秦置蜀郡」 按:《华阳国志》(廖本)作「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杜为相」。是侯国,非郡。下文引《文选 蜀都赋》刘《注》引《蜀王本纪》,二十七年筑城,其后蜀郡,小异。《蜀王本纪》不误而《疏》误,非仅小异也。《华阳国志》云:「三十年疑蜀侯绾反,王复诛之,但置蜀守。」始置蜀郡也。
[三] 「辟二九之通门」 按:《文选 蜀都赋 注》云:「汉武帝元鼎二年,立成都十八门。」
[四] 「下曰笮桥……黄本作亦,是也」 按:沈氏《疏证》改「下」为「亦」。廖本《华阳本志 注》当作「亦」。
[五] 「旧《水经》作永年,《华阳国志》作永初,谢云,宋本作永平。……《寰宇记》……作永初」 按:《寰宇记》七十二作「安帝永初后学堂遇火」,又引李膺《记》云:「后汉中平中火。」《元和志》引同。沈钦韩云:「事详《隶释》。」检《隶释》卷一有益州太守高眹修《周公礼殿记》,其文曰:「汉初平五年,仓龙甲戌,旻天季月修旧筑周公礼殿。洪适云永初时讲堂火 。」今按:据李膺《记》则在灵帝中平中。
[六] 「江神尝溺杀人,文翁为守,祠之,」 按:此与李冰斗江神事,说循吏为民除害大旨略同,或兼采西门豹事,又化为文翁。
[七] 「建安二十九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 按:沈钦韩《疏证》云:「案汉献帝以二十五年止,即魏黄初元年,而蜀先主亦以建安二十六年为章武元年,无二十九年也。」又曰:「《华阳国志》作二十四年。」改「九」为「四」。
[八] 「汉河平中,山崩地震」 按:沈钦韩《疏证》河平字行间朱书「成帝」二字。
[九] 「今本无之」 按:《要删》卷三十二:「《御览》六十九又引《水经》曰:『荔枝滩东南二十里山顶上有一冢,冢惟有女贞树,树上恒有白猿栖息。』是当亦此间佚文。」
[一〇]「《御览》……引《郡国志》南安县西三十里有鱼津」 按:《郡国志》作「南安有鱼湆津」。引《蜀都赋 注》:「鱼符津数百步,在县北三十里,县临大江,岸便山岭相连,经益州郡,有道广四五尺,深或百丈,斩凿之迹今存,昔唐蒙所造。」与此篇上文合。「南安县西」之「安」原作「溪」,当作
「安」,今订。《元和志》三十二隋炀帝时改「南」为「南溪」,唐因之。南安屬戎州,天 初改義賓。
[一一]「郑玄引《地说》云,三危山在鸟鼠西南,与岷山相连」 按:「三」原作「王」,今订。标点本《索隐》此语「岷」讹作「岐」未刊误。胡渭《禹贡锥指》卷十二《水经注》两引《山海经》,以证《尚书》之三危。一云三危在炖煌南,与岷山相接,山南带黑水,与《地记》略同。又云在积石之西南,殊不可晓。山南带黑水盖以扶州之黑水出素岭山入白水者当之,妄言无疑。
[一二]「《方舆胜览》,洛通即章山」 按:「章」,原作「音」,赵氏《刊误》云:「漳山,《汉志》作音山,盖世本有缺画耳。」此「音山」字盖沿世本之误,今订。
[一三]「子坐取水溺死,朱脱取字」 按:戴校本云:「案近刻脱取字。」杨氏据之。然朱《笺》本实有「取」字,未脱。故或疑戴未见朱《笺》本。
[一四]「思惟养亲,朱无思字,赵同」 按:《说文》、《方言》、郑《诗 笺》皆训惟为思,惟亦思也。又赵定本补刻思字,四字较小。
[一五]「《华阳国志》作费瓘」 按:廖刻本「瓘」仍作「观」,唯《巴志》一见「刘先主初以江夏费瓘为太守,领江州都督,校云『当作观,见《水经注》。』」
[一六]「《名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