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以介景祉
 明
  冶河考           王 祎
 冶河在真定路平山县西门外经井陉县流入本县
 东北十里入滹沱河元贞元年正月十八日丞相完

 泽等言徃年先帝尝命开真定冶河已发丁夫人役
 适値先帝升遐以聚众罢之今请卒其事从之皇庆
 元年七月二日真定路言龙花判官庄诸处壊堤计
 工物申请委都水监及本路官自平山县西北歴视
 滹沱冶河合流急注真定西南关由是再议照冶河
 故道自平山县西北河内改修滚水石堤下修龙塘
 堤东南至水碾村改引河道一里蒲吾桥西改辟河
 道一里上至平山县西北下至宁晋县疏其淤淀筑
 堤分其上源入旧河以杀其势复有程同程章二石
 桥阻咽水势拟开减水月河二道可乆且便下相栾城
 县南视赵州宁晋县诸河北之下源地形低下恐水
 泛经栾城赵州壊石桥阻河流为害由是议于栾城
 县北圣母堂东冶河东岸开[减水河]可去真定之患
 省准于二年二月都水监委官与本路及廉访司官
 同诣平山县相视计修治总计冶河始自平山县
 北关西龙神庙北独石通长五千八百六步共役夫



 五千为工十八万八百七无风雨妨工三十六日可
 毕
  代国考           尹 耕
 考之代自入汉以来其国数易大抵有三曰山北也
 山南也山东也山北之代旧国也始于商汤歴代因
 之是故齐桓之所服赵襄之所并代成安阳之所封
 公子嘉之所奔赵歇陈余之所王夏说之所守刘喜
 之所弃陈豨之所监皆是也所谓蔚之废城也山南
 之代徙都也始于髙帝十一年分山北为郡而稍割
 太原地益之以自为国是故文帝之始封中年之所
 徙入继之所自临幸之所履以及子武子参之所分
 后武徙淮阳子参之所合皆是也所谓晋阳中都也
 东山之代再徙也始于武帝元鼎中汉广关以常山
 为阻徙代于清河后王莽继絶改号广宗是故王义
 之所都子年之所废如意之所复皆是也所谓清河
 也语其都则始为代继为晋阳中都终为清河前后

 三变也语其号则始为代继为代太原复为代终为
 广宗前后四变也故夫凡言代王代相国其在文帝
 以前者为吾土而以后者否凡言代郡代守尉则上
 自赵秦下终两汉皆吾土也执是以徃可以迎刄于
 古牒矣
  代郡考           尹 耕
 夫代国之故按考可知也代郡纷纷为论不一则后
 之人疑焉葢有谓代之治广南有上党铜鞮蔚不过
 其北境者又有谓今代州为代在雁门南蔚不可指
 为代者于是引韩信斩夏说于阏与以证代之治广
 诬文帝都代为今代州以证代之在南无惑乎人之
 疑也夫代吾蔚也为国则都蔚为郡则治蔚国有迁
 变不过文帝之晋阳如意之清河郡有更置不过隋
 初之雁门唐初之曲阳秀容而已史皆载之不相淆
 也今以诸地里志考之前汉代所领县十八代为蔚
 灵丘广昌为今灵丘广昌延陵平舒为今广灵东安



 阳为蔚废定安县马城为马邑阳原为州桑干参
 合髙栁皆近塞地且如为中部都尉治卤城近参合
 当城直桓都皆不在南所不考者道人班氏狋氏北
 平邑而已后汉所领县十一皆前汉之故而无延陵
 且如阳原参合灵丘广昌卤城晋所领县三广昌平
 舒而加富城后魏所领县四平城太平武周永固则
 曷尝南及阏与与今代州邪夫文帝不都代代国考
 辩之明矣夏说之阏与不过出师于彼以逆韩信之
 来可遂以阏与为代地耶葢自乌桓鲜卑之杂居而
 边界渐移建安黄初之不竞而边郡多废自兹以降
 元魏属之司牧齐人止置灵丘而代遂不郡矣唐之
 初也代于突厥乃因隋改雁门为代郡也则置代
 于雁门因后周置蔚州于灵丘也则侨治蔚于阳曲
 又侨治于秀容皆非旧也迨贞观破突厥置郡灵丘
 而仍蔚旧称矣天宝更定名复定代都而仍雁门旧
 地自此以后更变不常要不出此遂以代为代以蔚

 为蔚而不知蔚之旧为代代之旧为雁门也于戏代
 可移之南也而磨笄之山不可移雁门可改为代也
 而勾注之山不可改究沿革者亦惟本之禹贡表山
 川以定强域斯万世可求也
  蔚废代城考         尹 耕
 蔚城东二十里许有故墟焉俗呼代王城周回二十
 五里九门遗趾俱在金波泉发源其北夹城东南流
 即搜神记所谓始筑时亡西南板于泽中自立者也
 长老曰葢昔有居是城而称代王者与燕约相捄置
 传鼓为信寇至传鼓燕捄不至王出奔国为墟又曰
 废城南数里小山即鼓台也余寻之果然今仍名擂
 鼓埚其言有证矣而竟不知所谓代王者何人也一
 统志曰蔚东有代王城即汉代县故城文帝封代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