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中,浙人张氏筑澄园于此。园旁有钱氏杜青峰草堂,今皆圮。
稍东经大佛寺、
佛身长丈六,故名大佛。禅堂院中,有木笔海棠二大株,红白交错,诸天中香色世界也。
莱子庵,
相传桐城方氏所建。
折而南为五台山。
山与峨嵋岭皆丛葬处。近有谋售于外人者,宜立石禁止之。
山阿有永庆寺。
以梁永庆公主香火得名。因有砖塔五级,又名白塔寺。寺旁为清风榭。自上望之,不见屋宇,拾级而下,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修廊曲榭,境极幽阒。有石额,曰“地因楼胜”,俗称地楼。
绕小桃园、
园有玉树堂,朱殿撰之蕃别墅也。取境高而辟地远。堂前又有玉兰数株,其相近有伏挺泉,南朝古井也。
狮子窟、
旧为圆通寺。山石谽谺,明董文敏其昌书“狮子窟”三字以额之。清汤贞愍公贻汾筑池馆于此,为其音相近,改为“诗之窟”。咸丰中,粤贼陷金陵,投池死。因瘗园中,以藤杖殉,藉为他日之验。迨江南平,后将改葬,启土视之,则藤绕其尸如棺,洵一奇也。
旃檀林
佛刹香火极盛,居民多寄柩于此。咸丰之乱,悉为贼毁。甚矣!停柩不葬者之罪大也。
而北上,为小仓山,袁简斋太史枚之墓在焉。
墓碑为姚惜抱先生所撰书也。
山下即为随园,
旧为隋织造园。既归袁氏,易隋为随。四山环抱,中开异境,楼台皆依山构造如梯田状,虽屋宇鳞次,而占地无多。四围咸倚峭壁,不设墙墉,入园必循山坡迤逦而下,固天热形势也。今则平原一片,双湖水仅一泓可辨以外,绝无坡陀处。相传洪寇因粮饷告乏,填平洞壑,资田以供给伪王府之食米。及克复后,复有棚民垦种山谷,其土日壅日高,遂不能按图而考其迹矣。
稻田麦陇,环绕成村,饶有野趣。度红土桥,
相传清乾嘉间,当道来访随园者,仪仗皆屏置桥外,以致敬恭之意也。桥东南有美国所设汇文书院,今改为金陵大学堂,与马林医院、英女士贵格书院相鼎峙也。
至干河沿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