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陈瑸、黄执中。
  乡贤祠
  在戟门西。祀宋评事魏昂、朝散大夫李广文、著作郎苏大璋、学士赵汝腾、少卿唐璘、通判郑公玉、文靖李侗、国子监司库张疆、教授章孝参、处士邵清、蒋康国、林用中、林好古、林大春、林夔孙、程若中、陈圭、明学士张以宁、布政使罗荣、知县张文造、御史林英、郎中余文龙,国朝府尹余正健。
  忠义孝悌祠
  在学左。
  教谕宅
  在戟门西。
  训导宅旧阙。
  师生员额
  宋、元、明制详见闽县学。
  国朝教谕、训导各一员,廪膳生员二十名,增广生员二十名,附学生员不限额。岁、科两试,各取十二名。武生岁、科并试,取十二名。雍正十二年,析置屏南县后,廪膳生员十名,增广生员十名,文生遇岁、科两试,各取八名。武生岁、科并试取八名。
  学 田
  原额一百三十一亩七分零,实征学租银二十一两三钱。康熙二十一年,总督姚启圣捐置田二十六亩六分。
  溪山书院
  在县北。宋淳化二年建。
  浣溪书院
  在八都。宋时建。有文庙,朱子书匾,今废。其址犹存。
  螺峰书院
  在九都螺坑。宋时建。为朱子、黄幹讲学处。后废。
  魁龙书院
  在十都白沙。宋时建,后废。
  蓝田书院
  在杉洋。朱子书匾,为门人余偶立,后废。
  城南书院
  在溪东。即宋景德学基,元改为书院。明洪武间,改为射圃。仍匾其门曰城南书院,后圯。
  崇正书院
  在南门外。旧为淫祠。明嘉靖间,改为书院,祀李延平。十一年,提学副使潘潢迁林用中八贤配享,改今名。
  正学书院
  在二保。旧系祐圣宫。明嘉靖间,改为探本书院,祀八贤,后迁祀八贤于崇正书院,遂改今名,为诸生讲习之所。
  翠屏书院
  在一保。旧系淫祠。明嘉靖间,郡丞朱世忠改为书院,祀学士张以宁,集诸生讲读,今废。
  蘖山书院
  在城隍庙东。旧为方伯罗荣家庙,邑人思其建城之功,肖像祀焉。明嘉靖间,改为书院。知县徐建重修。
  青山书院
  在一都。明嘉靖间建,祀朱子。
  鹤鸣书院
  在小武当山旁。明通判丁一中建。
  明德书院
  在南门外,明邑令刘曰旸建。
  屏山书院
  在鼓楼东。国朝康熙间,邑令陈瑸建。
  玉泉书院
  在渊关。国朝康熙间,运同陈大辇建。
  正音书院
  在一保玉堂坊左。雍正二年,奉文设立。
  义 学
  在学宫左,奎光阁后。国朝乾隆四年,邑令姚廷格捐俸建,祀朱子。以门人程若中、林好古、林大春、余范、林夔孙、林允中、林用中、蒋康国、林充之、林师鲁、程深父、张棫、程伯荣、黄有开、苏龟龄、傅子渊配。邑令辛竟可为记。
  社 学
  一在水口。明嘉靖间,运同林烈建。万历间,知事林培重修。一在杉洋村,国朝雍正二年新建。一在善德院,乾隆七年新设。一在黄田,乾隆七年新设。
    屏南县学
  在县治东学前街。国朝雍正十二年建。中为大成殿,左右两庑,前为棂星门,左右为名宦、乡贤祠,殿后为崇圣祠,右为奎章阁。明伦堂在殿左,前有泮池,环桥外为仪门。
  先师庙
  崇圣祠
  名宦祠
  在学宫戟门左。
  乡贤祠
  在学宫戟门右。
  训导宅
  在明伦堂后。
  师生员额
  训导一员不设教谕。雍正十三年,以古田县学训导为之。乾隆六年,仍归古田县,另设屏南县学训导,廪膳生员十名,增广生员十名,附学生员不限额。岁、科两试,各取八名,武生岁、科并试,取八名。
  正音书院
  在城内。雍正十二年,奉文设立。
  义 学
  在城内紫山麓。乾隆年,知县沈钟建。颜曰:双溪讲堂。
    闽清县学
  在县治东南。宋景德四年,知县史温即废廪地建礼殿。塑先圣十哲像,图六十子及大儒像于壁。建阁五,讲堂一,谈经楼三,祭器咸备。宝祐元年,毁。四年,重创。元县尹董祯、贾光祖先后修建。明洪武初,知县赵起居、沈源继修,又建神厨、米廪于庙右。永乐十五年,知县朱毅建明伦堂于殿北,建射圃于学东。正统元年,知县叶宗泰、辛节修两庑。天顺三年,教谕马能建儒林坊。成化四年,知县左辅创尊经阁于殿南。万历三十六年,圯于水。知县俞咨龙修建。国朝雍正元年,奉诏建崇圣祠。二年,知县张兆凤修。十三年,知县孙国柱增修。乾隆十五年,水,庙学尽圯。知县童士绅于明伦堂基增高三尺,建庙其上,徙学于庙之左,其规制悉如旧。徐景熹《移建庙学记》:“闽清为县,始于唐贞元,既立,旋省。后百有余年,五代梁乾化初,复置。又百余年,当宋真宗景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