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考囚或用方材压额及踝胫,故民间有此谣。
  宁得建康压额,不能受奚度拍。
  ○宋时谣
  《南史》曰:宋时用人乖实,有谣云:
  上车不落为著作,体中何如作秘书。
  ○齐武帝永中童谣
  赤火南流丧南国(时有沙门赉此火自北入齐,大火异于常火,诏禁之)。
  ○王子年歌
  《南史》曰:“齐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姓萧氏,未受命时,王子年亦作此歌。”
  欲知其姓草肃肃,谷中最细低头熟,鳞身甲体永兴福。
  三禾穆穆林茂滋,金刀利刃齐刈之(未几萧道成兴)。
  ○永元元年童谣
  洋洋千里流,流要东城头。乌马乌皮裤,三更相告诉。脚跛不得起,误杀老姥子。
  ○又
  野猪虽高高,马子空间渠。不知龙与虎,饮食江南墟。七九六十三,广莫人无余。乌集传舍头。令汝得宽休。但看三八后,催拆景阳楼。
  ○宋明帝升明时石头城谣
  宋中书监袁粲谋诛萧道成,不克而死,百姓哀之,为之谣曰:
  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
  ○齐废帝隆昌中童谣
  杨婆儿,共戏来(时有女巫子杨是,随母入宫,为何后所宠)。
  ○齐东昏时都下谣
  欲求贵职依刀敕,须得富豪事捉刀。
  ○齐东昏时宫中谣
  赵鬼食鸭肃刂,诸鬼尽著调(东昏时,左右应敕捉刀之徒,并专国命,谓之刀敕,权夺人主,梁武帝平齐皆诛之。初左右刀敕之徒,悉号曰鬼俗,以细锉肉,糅以姜桂曰肃刂,意者以凶徒当细锉烹之也)。
  ○梁武帝在雍镇时童谣
  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白铜蹄谓金蹄为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如谣云)。
  ○梁武帝时谣
  《南史》曰:梁武帝天监元年,立长子统为皇太子。时民间有谣,按鹿子开者反为来子哭也,后太子果薨。
  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当开复未开,使我心徘徊。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
  ○梁武帝时北方童谣
  魏降人王足,求堰淮水,引北方,童谣云云。于是起浮山堰,役二十万人,死者相枕,蝇虫盖夜声合,堰城无几时。淮水暴涨,堰坏奔流于海,杀数十万人,其声若雷,闻二百里,水中怪物,随流而下,或人头鱼身,或龙形马首,殊类诡状,不可胜名。先是镇星守天江,而堰实兴,退舍而决,岂人事乎?抑天道也?
  浮山为下流,荆山为下格,漳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
  ○梁武帝天监三年宝志公诗
  《南史》曰:“梁武帝天监三年,讲于重云殿。沙门志公,忽然歌乐,须臾悲泣,因赋五言诗云云。梁自天监至于大同,三十余年,江表无事。至太清二年,台城陷,帝享国四十八年,所言五十里也。太清元年,而侯景自悬瓠来降,在丹阳之北子地。帝惑朱异之言以纳景,景之作乱,自戊申至午年,帝忧崩。”
  乐哉三十余,悲哉五十里。但看八十三,子地妖灾起。佞臣作欺妄,贼臣灭君子。若不信吾语,龙时侯贼起。且至马中间,衔悲不见喜。
  ○梁武帝天监十年志公诗
  《南史》曰:“梁武帝天监十年,志公于大会中又作诗云云。侯景小字狗子,幼自悬瓠来降,悬瓠则古之汝南也。巴陵南有地名三湘,即景奔败之所。”
  兀尾狗子始著狂,欲死不死啮人伤。须臾之间自灭亡,患在汝阴死三湘,横尸一旦无人藏。
  ○梁大同中童谣
  《隋书?五竹行志》曰:梁大同中有童谣,其后侯景破丹阳,乘白马,青丝为勒以应之。
  青丝白马寿阳来。
  ○梁大同中鄱阳歌
  《南史》曰:梁陆襄为鄱阳内史。大同初,郡人鲜于琮结门徒杀广晋令王筠,有众万余人,将出攻郡。襄先已率人吏修城隍为备。及贼至,破之,生擒琮。时邻郡守宰,案其党与,皆不得实。或有善人尽室罹祸,惟襄郡枉直无滥,民乃作歌。又有彭李二家,因忿争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悔咎,乃为设酒食,令其尽欢。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民因歌之。
  鲜于抄后善恶分,人无横暴赖陆君。
  陆君政,无怨家。斗既罢,雠共车。
  ○梁世童谣
  王气在三余(武帝闻之,乃于余干、余姚、余杭,为厌胜。后湖州余干山、余罂溪、余鱼浦,陈武帝兴焉)。
  ○梁时童谣
  《梁史》曰:临贺郡王正德,性凶慝,其后梁室倾覆,既由正德。百姓至临贺,郡名亦不欲道,其恶之如是,故有童谣。
  宁逢五虎入市,不欲见临贺父子。
  ○梁末童谣
  《南史》曰:梁末有童谣,及王僧辨灭,说者以为僧辨,本乘巴马以击侯景。马上郎,王字也。尘谓陈也,江东谓羊角为皂荚。隋氏姓杨,杨,羊也,言陈终灭于隋也。
  可怜巴马子,一曰行千里。不见马上郎,但有黄尘起。黄尘污人衣,皂荚相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