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魂。其声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此诗有寄托,作于顺治九年冬。

  ②“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哀鸣,夜啼达旦,血渍草木。《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七顾况《子规》诗:“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着子规。”

  ③“旧川”,犹言故国、故里。平衍田野谓之川,崔颢《黄鹤楼诗》:“睛川历历汉阳树。”杨万里《秋晓出郊诗》:“雪白一川荞麦花。”

  ④“幸此众眼尚模糊”句下,贾开宗等评曰:“读至此,伤心殒泪,醉者皆醒。”

  ⑤“黄雀虽小解报恩”,《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二《黄雀》:“《续齐谐》曰:弘农杨宝,字文渊,后汉名士也。年九岁时至华阴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之愍然,命左右取之归,致巾箱中养之,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后忽与群雀俱来,哀

  鸣绕堂数日乃去。及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拜曰:‘我王母使臣。昔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君仁爱拯救,实成德济。今当受使南海,不得奉侍,极以悲伤。’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今君子孙洁白,且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于此遂绝。宝生震,震生秉,秉生赐,赐生彪,

  四世名公,为东京盛族。”

  行路难

  与君虽异路,不异行路难。君游东海我南山,东海之水传已枯,南山惟见石巑。红猩笑我瘦,苍狖啸我寒。苍狖犹自可,红猩善人言。我闻人言面死灰,险那能胜衣冠。

  笺注:

  ①“行路难”,乐府杂曲名。《乐府诗集》卷七十《杂曲歌辞》十:

  “《乐府题解》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此诗约作于顺治九年。结合作者入清后所受之种种迫害读之,题旨自明。

  ②“岏”峻峭之山峰。《楚辞》汉刘向《九叹忧苦》:“登巑岏以长

  企兮,望南郢而窥之。”王逸注:“巑岏,锐山貌。”

  ③“红猩”,红毛猩猩。猩猩,兽名,毛长,赤褐色。《荀子非相》:“猩猩能言笑,亦二足无毛。”(据《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兽部二十校)

  ④“苍狖”,黑长尾猿。《楚辞九歌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⑤“红猩善人言”,《礼记曲礼上》:“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太平御览》卷九八:“《春秋说题辞》曰:‘猩猩者,矜精者也,故能言,可使阳烈之类以检下。’宋均曰:‘矜谓使人自矜庄;精,审也。猩猩言说人善恶

  ……王者所以检下也。,按:以上“红猩”、“苍狖”,皆有所喻。

  “人言”,此指“王者所以检下”之能“言说人善恶”者之所言。

  “险”,又作“险城”,倾侧、颠危之意,多用以比喻世路艰难。

  《楚辞九辩》:“何险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呜呼!世路险,一至于此。”“那能胜衣冠”,承上“笑我瘦”,“笑我寒”而言。《文选》马融《长笛赋》:“夫固危殆险之所迫也,众哀集悲之所积也。”

  饮马长城窟行

  朔风吹大荒,毡裘雪满野。老将醉后泣复醒,牵马更经长城下。长城之上月偏明,长城之下水无声。马耳倒竖嘶不饮,转忆当时旧云锦。

  笺注:

  ①“饮马长城窟行”,乐府旧题,相和歌辞。《乐府诗集》卷三十八

  《饮马长城窟行题解》云:“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此诗约与前诗作于同时。

  ②“毡裘”,毡毛制成之裘服。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所服,后多用以代指北方少数民族或其君长。《后汉书》卷三十六《郑兴传》附《郑众传》:“臣诚不忍持大汉节对毡裘独拜。”此指清朝军众。

  ③“老将”,此指明朝宿将,战败者。

  ④“云锦”,朝霞也。比喻象朝霞一样的马队。《旧唐书》卷一百六

  《王毛仲传》:“不三年,扈从东封,以诸牧马数万匹从,每色为一队,望如云锦,玄宗益喜。”贾开宗等评曰:“不必有意哀激,而音节自不胜情。”按:此代指并思念当年抗清明军之骑兵马队也。王昌岭《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杨花篇

  杨花尝落水,杨花更落衣。落衣若有情,落水两不知。一解

  晴日荡轻烟,花落丝自牵。君看三尺条,丝牵万里边。二解

  君心轻于杨,妾意浓于花。相猜不相离,不如绝萌芽。三解

  起坐白玉堂,倦卧红牙床。一春九十日,总为尔飘杨。四解

  校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