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本韵。
雝、雝、在、宫。[评]以下皆选言而出,精工练净。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本韵。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韵。不、闻、亦、式。不、谏、亦、入。本韵。[评]妙旨。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通韵。
  小序谓「文王所以圣」「圣」,原误作「兴」,今改。是。严氏谓「皆言文王之所以圣,谓文王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止是首章之意耳」。按,此诗自以首章为主:首章特言文王之母,则以下言文王之圣即是言其所由以圣也;严说非是。此篇只重大任,其大姜固带言而大姒亦不重。
  [一章]「思齐」者,言其为母道也。「思媚」者,言其为妇道也。「大姒嗣徽音」,嗣其「思齐」、「思媚」也。
  [二章]谓此篇不重大姒者,若重则不当言「刑于寡妻」矣。
  下三章皆言文王之圣,正见其所由圣处。
  【思齐五章:二章章六句;三章章四句。】
  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评]隽语。此维与宅。本韵。○赋也。下同。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本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齻、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本韵。
帝。省。其。山。,[评]将上帝看作家人,语甚奇。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本韵。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本韵。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本韵。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通韵。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评]断续得妙。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本韵。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本韵。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本韵。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于」字原脱,今补。周祜,以对于天下。本韵。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本韵。「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本韵。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本韵。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本韵。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本韵。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本韵。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本韵。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本韵。
  小序谓「美周」,泛混。大抵上篇思齐与此篇皆?文王:思齐则述文王之母大任,上及王母大姜,此篇则述文王之祖大王、父王季,皆推原其所生以见其为圣也。
  [一章]「二国」,商、周也。「获」,得也。商、周之政大不相得,于是悉反之,承上天监民定而言。旧解「二国」为夏、商;不应远及夏。且「此」者,本国及纣云也;若夏、商,亦不云「此」矣。于是犹恐不达于天下民情也,维彼四方之国而究之度之,不敢自已也。
  [二章]「串」,或作「患」。大意谓大王于岐周之地修治林木,上帝迁此明德之君,所患之夷亦满路而不恣,内又有「天立厥配」之大姜为助,而我周所受之命从兹坚固也。
  [三章]「帝」,上帝也。柞、棫拔而松、柏兑,往来道通,人物蕃盛,于是始成其为邦而有君矣,故曰「帝作邦作对」。「作对」,犹「对于天下」也。自大伯、王季以来,由大伯让于王季而文王兴,故言王季先及大伯。「因心」者,王季因大王之心也,故受大伯之让而不辞,则是能友矣。下单承「则友」言,「则友其兄」,因以「笃庆」、「锡光」;描摹家庭一段,蔼然致祥光景也。旧解皆切合受让上纠缠作解,古人作诗要无此意。
  [五章]此言帝告文王以为西伯之事也。文王为西伯,纣使之征伐。「畔援」,犹跋扈也;「歆羡」,犹觊觎也;「无然」,谓无使其然;「诞先登于岸」,谓先据高以制下也。于是密人之不恭则征之。「不恭」,即畔援、歆羡之类。「岸」,郑氏谓「狱」,固非,集传说作「道」,无论解诗不可说入理障,且下「密人不恭」如何接得去?又以道为岸:「彼岸」,释氏之教也。解诗不可入吾儒之理,况可入释氏之理耶!
  [六章]此言定都也。谓依其在周京之时,盖从伐密之侵阮来,在伐密以后也。集传云:「文王安然在周之京,而所整之兵既遏密人,遂从阮疆而出以侵密。」按既云「遏密」,又云「出以侵密」,无异醉梦语,可怪殊甚。且侵阮本谓密人,即上「侵阮徂共」也,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