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不倦,则道俗丕应,兴起法席,盖未艾也。不然,徒日燃熏瀹供,而神不我孚,吾恐山王去之远矣。书以遗之,使刻之山中。若夫自汉以后,佛法入中国,四民风靡,竞求福利,上之人往往多倡导之,其来已久,岂特一净慈而已哉。民生不及三代远甚,其本安在?宏师不求余言,姑置勿道。独识其所以振作颓废之概如此。绍兴改元八月记


竺硕夫墓志铭


君姓竺,讳欣(颀),字硕夫,明之奉化人也。竺氏先世服田,君亹亹笃厚,邻里称善人。遣其子大年从游,他日喜而语舒广平曰:诸子自得师,粗厉之习变而为儒雅,暴慢之气转而为温厚。非曩日比矣!家法整肃,乡人皆化之。


(案:奉化县志竺大年传:父颀,字硕夫,亹亹笃厚,邻里称善人。又云:家法整肃,乡人皆化之。注云:历志参学案及沈端宪撰竺硕夫墓志铭。宋元学案竺大年传:黄梨洲:竺氏先世服田,大年之父竺颀始遣其子从师,他日喜而语舒广平曰:诸子自得师云云。盖本墓志。今端宪所撰原文既无可考,而得于奉化志及学案者止此。又案:志既云参沈端宪撰竺硕夫墓志铭,是奉化志初成之日,犹及见端宪文集五卷之存也。)





定川遗书卷二 宋鄞 沈焕叔晦 后学鄞 张寿镛辑


训语一


吾侪生长偏方,闻见狭陋,不得明师畏友切磋以究之,安能自知不足?前无大敌,短兵便为长技,甚可惧也。


学者工夫,当自闺门始,其余皆末也。今人骤得美名,随即湮没者,由其学无本,不出于闺房用力焉。故曰工夫不实,自谓见道,祇是自欺。


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媿,始可言学。


啜菽饮水,贫寒所不免。惟尽其欢则可。尽欢二字,学者当熟味之。


婴儿戏于亲旁,呼之则至,抚之则悦,了无间隔。学者此心常存,可谓孝矣。


钱尽再来,事几一失不可复得。李宰相绛之言也。


吾儒急务,立大本,明大义耳。本不立、义不明,虽讨论时务条目,何为?


学者无以精神凋丧于陋巷偏僻之习。


晦翁是进退用舍、关时轻重者。且愿此老无恙。


(案右九条,全谢山录袁正献公所辑定川言行编,载入宋元学案定川学案。后一条载入晦翁学案)


训语二


天子必有谏官,今世牧守遂无谏者。天子不得自行一事,而牧守皆擅喜怒,无敢问者。录事参军,自汉至唐,事掌弹劾。此职可复修也。


道德仁义,浑然无偏倚之谓成。杨墨之仁义,去道德而言之也;老子之道德,去仁义而言之也。二者皆有弊,以执一偏,不知礼也。道德仁义,理一而名二,体同而用殊。


各行于其所当行,而不偏于一曲,非礼不能也。


朝廷之上,不言功名之大小,则问官爵之崇卑、利禄之厚薄,此何等风俗哉?今公卿大大在朝之士,所言者皆礼,问者以是,对者亦以是。可见礼乐明于上,风俗厚矣。


义是礼之变,等是礼之常。于坤干观变,于夏时观常,非圣人孰能观之。


礼行不是行礼,我与神有二,不可谓之行。圣人之诚,足以感神而无间,故无往而不得其所欲。


(案右五条,见王雘轩宋元学案补遗。第一条录叔晦语,第二至四录定川经说)


训语三


自以资禀刚劲,非所以欢庭闱。痛自砭剂(?),大书祭义:深爱、和气、愉色、婉容数语于寝室之壁。


访求版籍,得之胥吏家,曰:是政本也,而此曹私之,不谨堤防,何以经久?


或谓:姑安职,何行道?为太息曰:道与职,岂有二哉?因发策诸生,称孟子之言曰: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今赧然愧于中者,可无其人乎?


谓其友曰:吾岂不知诡随苟容自取光宠哉?吾朝夕兢兢,沦胥是忧,故不为也。不愧友朋,去无所恨。


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帅属少事。同列颇以闲冷自逸,因曰:设官分职,安有闲冷者?


作永元(思)陵,百司次舍,供帐酒肉之需,州县奉承不暇。因曰:国有大戚,而臣子宴乐饮食自如,安乎?


移书御史曰:修奉大事,宜先治丧纪丧。纪着明,人心晓然,知君上典礼之重,贪求自息,科扰自戢,可不烦弹治而肃。


浙西帅知其贫,欲馈之丰,因所厚者言之,曰:受则伤义,拒则违俗,以既归告之其可。即日出郊。


官会稽时,故人典方面者赠以白金,反之,曰:向也闲居,赐何敢辞。今禄矣,义无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