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私义,出心必由公涂,明度量以呈其能,审经制以效其功。此昔之圣王所以恭己南面而化于陶钧之上者,以其所任之贤与所贤之信也。方今海内之士,皆倾望休光,希心紫极,唯明主之所趣舍。若开四聪之听,广畴咨之求,抽群英,延俊,考工授职,呈能制官,朝无素餐之士,如此化流罔极,树功不朽矣」。(《晋书·阮种传》)
  ◇廷试对策
  诏曰:「前者对策,各指答所问,未尽子大夫所欲言,故复延见,其具陈所怀。又比年连有水旱灾眚,虽战战兢兢,未能究天人之理,当何修以应其变?人遇水旱饥馑者,何以救之?中间多事,未得宁静,思以省息烦务,令百姓不失其所。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又政在得人,而知之至难,唯有因人视听耳。若有文武隐逸之士,各举所知,虽幽贱负俗,勿有所限。故虚心思闻事实,勿务华辞,莫有所讳也。」
  种对曰:「伏惟陛下以圣哲玄览,降恤黎蒸,将济元元,同之三代,旁求俊,以辅至化,此诚尧舜之用心也。臣猥以顽鲁之质,应清明之举,前者对策,不足以畴塞圣诏,所陈不究,臣诚蒙昧,所以为罪。臣闻天生蒸庶,树君以司牧之,人君道洽,则彝伦攸叙,五福来备。若政有愆失,刑理颇僻,则庶徵不应,而淫亢为灾。此则天人之理,而兴废之由也。昔之圣王,政道备而制先具,轨人以务,致之于本。是以虽有水旱之眚,而无饥馑之患也。自顷阴阳隔并,水旱为灾,亦犹期运之致。不然,则亦有司之不帅,不能宣承圣德,以赞扬大化,故和气未降而人事未叙也。方今百姓雕弊,公私无储,诚在于休役静人,劝啬务分,此其救也。人之所患,由于役烦网密而信道未孚也。役烦则百姓失业,网密则下背其诚,信道未孚则人无固志。此则损益之至务,安危之大端也。传曰:『始与善,善进,则不善蔑由至。』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人焉哉!』若夫文武隐逸之士,幽贱负俗之才,故非愚臣之所能识,谨竭愚以对」。(《晋书·阮种传》)
  ◎王崇
  崇字幼远,广汉妻阝人。泰始中为上庸太守,迁蜀郡太守。
  ◇论蜀後主
  昔世祖内资神武之大才,外拔四七之奇将,犹勤而获济。然乃登天衢,车不辍驾,坐不安席,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後主庸常之君,虽有一亮之经纬,内无胥附之谋,外无爪牙之将,焉可包括天下也?(《华阳国志》二)
  ◇论姜维
  邓艾以疲兵二万,溢出江油。姜维举十万之师,案道南归,艾为成禽。禽艾已讫,复还拒会,则蜀之存亡,未可量也。乃回道之巴,远至五城。使艾轻进,径及成都,兵分家灭,已自招之。然以锺会之知略,称为子房,姜维陷之,莫至克捷;筹策相应,优劣惜哉!(《华阳国志》二)
  ◎何攀
  攀字惠兴,蜀郡郫人。泰始中历郡主簿,上计吏州从事咸宁中。王辟主簿别驾,除郎中,与平吴功封关内侯。太康初为王辅国司马,除荥阳令,进廷尉平,迁散骑侍郎。惠帝时,以与诛杨骏功封西城公,韩东羌校尉,领越骑校尉,又领河南尹,迁扬州刺史假节徵拜大司农,兼三州都,迁兖州刺史,不之官。卒赠司农,谥曰桓。
  ◇辞司农表
  被疾错忘,不堪铨量人物。(《华阳国志》十一)
  ◇上疏策孙告
  皓必不敢出,宜因今戒严,掩取甚易。(《华阳国志》十一)
  ◇驳盗罪
  上关执信之主,下关储备之物。设有开上关,何以加刑。(《华阳国志》十一。攀为廷尉平,有盗开城门下关者,法据大辟,攀驳之。)
  ◎张靖
  靖,泰始末太常博士。
  ◇皇太子为太后服议
  孝文权制三十六日之服,以日易月,道有污崇,礼不得全,皇太子亦宜割情除服。(《通典》八十二。泰始十年,武元杨皇后崩,博士张靖议。)
  ◇答安平国移问
  宜依鲁僖服闵三年例。(《通典》九十三。咸宁二年,安平穆王薨,无嗣,以母敦上继献王後,移问太常应何服,博士张靖答。)
  ◎陈逵
  逵,泰始末为博士。
  ◇皇太子为太后服议
  今制所依,盖汉帝权制,兴于有事,非礼之正。皇太子无有国事,自宜终服。(《晋书·礼志》中,《通典》八十二。)
  ◇又议
  三年之丧,人子所以自尽,故圣人制礼,自上达下。是以今制将吏诸遭父母丧,皆假宁二十五月,敦崇孝道,所以风化天下。皇太子至孝著于内,而服除于外,非礼所谓称情者也。宜其不除。(《通典》八十二)
  ◎陈邵
  邵字节良,下邳人,为司空长史。
  ◇《周礼》论序
  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戴圣删大戴礼为四十九篇,是为《小戴礼》。(《经典释文·叙录》)
  ◎段畅
  段(一作殷)畅,泰始末为博士。
  ◇重申杜元凯奏议皇太子除服
  《尚书》母逸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诸儒皆云:「亮阴,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