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经浩然,难以折中。窃不自量,敢预僧数。既荷佐化之名,何得素餐终日乎?辄以洒埽之余暇,注众经如左,非敢自必必值圣心,庶望考文时有合义,愿将来善知识不咎其默守,冀抱瓮ㄡ火,谠有微益。

  《光赞折中解》一卷,《光赞钞解》一卷。

  《般若放光品》者,分别尽漏,而不证八地也。源流浩汗,厥义幽邃,非彼草次可见宗庙之义也,安为《折疑准》一卷,《折疑略》一卷,起《尽解》一卷。

  《道行品》者,般若钞也。佛去世后,外国高明者撰也。辞句质复,首尾互隐,为《集异注》一卷。

  《大小十二门》者,禅思之奥府也。为各作注,大作注十二门卷,《小十二门》一卷。

  了本生死者,四谛四信之玄薮也。为《注》一卷。

  《密迹金刚经》、《持心梵天经》,此二经者,护公所出也。多有隐义,为作《甄解》一卷。

  贤劫八万四千度无极者,大乘之妙目也。为《解》一卷。

  《人本欲生经》者,九止八脱之妙要也。为注《撮解》一卷。

  安般,守意多念之要药也。为《解》一卷。

  阴持入者,世高所出残经也。渊流美妙,至道直径也。为《注》二卷。

  《大道地》者,修行钞也,外国所钞。为《注》一卷。

  众经众行,或有未曾共知者,安集之为《十法句义》一卷,连杂解共卷。

  义指者,外国沙门于此土所传义也。云诸部训异,欲广来学视听也,增之为《注》一卷。

  九十八结者,《阿毗昙》之要义。为《解》一卷,连约通解共卷。

  又为《三十二相解》一卷。

  三界诸天,混然淆杂,安为录一卷。

  此土众经,出不一时,自孝灵光和已来,迄今晋宁康二年,近二百载,值残出残,遇全出全,非是一人难卒综理,为之《录》一卷。

  《答沙汰难》二卷,《答法将难》一卷,《西域志》一卷。(《释藏迹》五。)

  ○襄阳金像铭

  晋太元十九年,岁次甲午月朔日次,比丘道安于襄阳西郭造丈八金像一躯。此像更三周甲午,百八十年当灭。(《法苑珠林》二十一,《续高僧传》三十九。案:道安卒于太元十年,其在襄阳,当在太元未改元之前,此铭误,或别一道安也。后周亦有释道安,住中兴寺,建德三年,普灭佛道,削迹遁去,上距太元十九年,凡一百八十余年,则又非其人也。)
卷一百五十九
释氏(三)
竺僧朗
僧朗,京兆人。后赵末居太山,寻移山西北之金舆谷。世称朗公谷,前燕慕容隽、慕容、秦苻坚、后燕慕容垂、南燕慕容德、魏道武、晋孝武皆尊礼之,卒年八十五。

  ○答秦主苻坚书

  僧朗顿首顿首。如来永世,道风潜沦。忝在出家,栖心山岭。精诚微薄,未能弘匠,不悟陛下远问山川,诏命殷勤,实感恩旨。气力虚微,未堪跋涉,愿广开法轮,显保天祚。蒙重惠赐,即为施设,福力之功,无不蒙赖。贫道才劣,不胜所重,僧朗顿首。(《广弘明集》三十五,又见《十六国春秋》四十二。)

  ○答晋孝武帝书

  僧朗顿首顿首。夫至人无隐,德生为圣。非德非圣,何敢有喻?忝曰出家,栖息尘表,慕静山林,心希元寂。灵迹难逮,形累而已。奉被诏命,慰及应否,大晋重基,先承孝治,惠同天地,覆养无边。愿开大乘,申扬道味,僧朗顿首顿首。(《广弘明集》三十五。)

  ○答燕主慕容垂书

  僧朗顿首顿首。能仁御世,英规遐邈,光敷道化,融济四海。贫道忝服道味,习教山林,岂惟诏旨,谘及国难。王者膺期,统有六合,大能并小,自是常伦,若葵藿之倾太阳,飞步之宗麟凤。皇泽载融,群生系仰,陛下高明,何思不服!贫道穷林,蒙赐过分,僧朗顿首。(《广弘明集》三十五,又见《十六国春秋》四十五。)

  ○答南燕主慕容德书

  僧朗顿首。陛下龙飞,统御百国,天地融溢,皇泽载赖,善逢高鉴,惠济黔首,荡平之期,何忧不一,陛下信向三宝,恩旨殊隆。贫道味静深山,岂临此位?且领民户,兴造灵刹,所崇像福,冥报有所归,僧朗顿首顿首。(《广弘明集》三十五,又见《十六国春秋》六十三。)

  ○又报南燕主慕容德

  山野绝俗之士,不应预闻朝议,但有待之累,非有托无以立。陛下今即闻之檀越,敬览三策,潘尚书之议,可谓兴邦之策矣。且今岁之初,彗星起于奎娄,遂归虚危,彗者除旧更新之象,奎娄为鲁之分野,虚危为齐之分野,宜先定兖州,巡抚琅邪,待秋风届节,然后北转临齐,此天道也。(《十六国春秋》。)
竺法旷
法旷,俗姓皋,下邳人。寓居吴兴,后为僧,历穆帝至安帝时卒。

  ○答简文帝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