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贤能。于是天人之际,事物之宜,粲然显著,罔不备矣。世济世轨,不陨其业。损益盈虚。与时消息。臧否不同,其揆一也。汉四百有六载,拨乱反正,统武兴文,永惟祖宗之洪业,思光启乎万嗣。圣上穆然,惟文之恤,瞻前顾后,是绍是继,阐崇大猷,命立国典。于是缀叙旧书,以述《汉纪》。中兴以前,明主贤臣得失之轨,亦足以观矣。(《后汉·荀悦传》引《汉纪序》,校之本书,颇有删改,并移易其次第。此一篇,足见史家所载不尽合本书也。)
  ◇汉纪目录
  高祖一第一
  高祖二第二
  高祖三第三
  高祖四第四
  孝惠第五
  高后第六
  孝文上第七
  孝文下第八
  孝景第九
  孝武一第十
  孝武二第十一
  孝武三第十二
  孝武四第十三
  孝武五第十四
  孝武六第十五
  孝昭第十六
  孝宣一第十七
  孝宣二第十八
  孝宣三第十九
  孝宣四第二十
  孝元上第二十一
  孝元中第二十二
  孝元下第二十三
  孝成一第二十四
  孝成二第二十五
  孝成三第二十六
  孝成四第二十七
  孝哀上第二十八
  孝哀下第二十九
  孝平第三十
  凡《汉纪》十二世十一帝,通王莽二百四十二年。
  一祖三宗。高祖定天下。孝惠、高后值国家无事,百姓安集。太宗升平。世宗建功。中宗治平。昭、景称治。元、成、哀、平历世陵迟,莽遂纂国也。凡祥瑞:黄龙见,凤皇集,麒麟臻,神马出,神鸟翔,神雀集,白虎仁兽获,宝鼎升,宝磬神光见,山称万岁。甘露降,芝草生,嘉禾茂,玄稷降,醴泉涌,木连理。凡灾异:大者日蚀五十六,地震十六,天开地裂五,星集于东井各一,太白再经天,星孛二十四,山崩三十四,陨石十一,星陨如雨二,星昼见三,火灾二十四,河汉水大汛溢为人害十,河汛一,冬雷五,夏雪三,冬无冰二,天雨血、雨草、雨鱼,死人复生,男子化为女子,嫁为人妇生子,枯木复生,大石自立。建安元年,上巡省幸许昌,以镇万国。外命元辅,征讨不庭。内齐七政,允亮圣业,综练典籍,兼览传记。其三年,诏给事中秘书监荀悦钞撰《汉书》,略举其要,假以不直。尚书给纸笔,虎贲给书吏。悦于是约集旧书,撮序表、志,总为帝纪。通比其事,例系年月。其祖宗功勋,先帝事业,国家纲纪,天地灾异,功臣名贤,奇策善言,殊德异行,法式之典,凡在《汉书》者,本末体殊,大略精举。其纪、传所遗阙者差少,而求志势有所不能繁重之语。凡所行之事,出入省要,删略其文。凡为三十卷,数十馀万言,作为帝纪,省约易习,无妨本书,有便于用,其旨云尔。会悦迁为侍中,其五年书成,乃奏记云。四百有一十(衍「一十」字。)六载,谓书奏之岁,岁在庚辰。昔晋之《乘》,楚之《杌》,鲁之《春秋》,虞、夏、商、周之《书》,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则成其法,弃之则坠于地,瞻之则存,忽焉则废,故君子重之。《汉书》纪其义,同矣。凡《汉纪》,有法式焉,有监戒焉,有废乱焉,有持平焉,有兵略焉。有政化焉,有休祥焉,有灾异焉,有华夏之事焉,有四夷之事焉,有常道焉,有权变焉,有策谋焉,有诡说焉,有术艺焉,有文章焉。斯皆明主贤臣,命世立业,群后之盛勋,髦俊之遗事,是故质之事实而不诬,通之万方而不泥,可以兴,可以治,可以动,可以静,可以言,可以行,惩恶而劝善,奖成而惧败,兹亦有国之常训,典籍之渊林。虽云撰之者陋浅,而本末成焉尔,故君子可观之矣。(《汉纪》何大复本,又黄姬水本,又蒋国祥本。)
  ◎荀
  ,字文若,爽兄绲之子。永汉初,举孝廉,再迁亢父令,弃官归。初平中,曹公领兖州,引为司马。建安初,进侍中,守尚书令,后封万岁亭侯。十七年,以阻九锡为曹公所忌,从军至寿春忧死。一云饮药死。谥曰敬侯。魏咸熙末,追赠太尉。
  ◇迎驾都许议
  昔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下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今车驾旋轸,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怀感旧之哀。(「魏志」作「百姓感旧而增哀」,从《袁宏纪》改。)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后,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魏志·荀传》「献帝自河东还洛阳。太祖议奉迎都许。劝太祖。」又袁宏《后汉纪》二十九,末句作「无能及也」。又《后汉·荀传》,首句篇首有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
  ◇散斋得宴乐议
  《礼志》云:「三日齐斋,。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又云:「君致斋于外,夫人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