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呜呼哀哉。树萧萧兮秋峦。草萋萋兮春渚。皆从来巡幸之地。尽伊昔宴游之所。灵迹何在。慈颜如睹。呜呼哀哉。载念宠渥。失於奸臣。青绳之旧污知妄。白璧之清辉可珍。如金石之音。默而复振。如镜鉴之彩。昏而复新。茂集徽册。缅播芳尘。庶乎千载之下。望神华於閟宫兮。验声实於哀文。呜呼哀哉。(拓本。)

  ○东征请兵奏(天庆四年 张琳)

  前日之败。失於轻举。若用汉兵二十万。分道(道,《国志》作路。进讨。)无不克者。(《辽史》一○二本传、《契丹国志》十。)

  (按《辽史》本传系于天庆六年,《契丹国志》系于天庆四年。)

  ○军中戈戟有光奏对(天庆五年 张琳)

  唐庄宗攻梁。矛戟夜有光。郭崇韬曰。火出兵刃刃,一作入。破贼之兆。遂灭梁。(《契丹国志》十。)

  ○李氏石幢记(残文 乾统二年)

  (一)太保讳杰,以言斥死。忠悯其追褒。

  (幢末记三弟官衔:“西京马军都虞侯银青荣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行左千牛卫大将军开国男,州刺史银青荣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陇西县开国男儆,朝散大夫守少府监知儒州军事骑都尉赐金鱼袋开国伯。”)

  李氏石幢记(残文)(乾统六年)

  (二)自保宁统和。迭承重任。徽太师由食旧德益部。时为桂州管内观察留后。检校司徒兼侍御史骑都尉开国伯。惟易将部。银青自若也。儒州则保信军节度使。庐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御史中丞骑都尉开国侯。(《牧菴集》六《旧德堂记》。)

  ○施地幢记(残文)(乾统二年)

  维乾统贰年正月陆日镌了合家姓名记。王仲远施地伍亩。东至道。南至道。西南至寺院。北至地主。(民国《新城县志》十五。)

  ○福惠幢记

  皇辽燕京涿州归义县丞相乡柳林庄。施主张俊等。特建福惠幢记。(民国《新城县志》十五。)

  (志称幢作八面立柱形,高约八尺,宽面四约各一尺,有字四行或六行。狭面四约各六寸。有字三行或四行。幢座三层,上层刻莲花状。中层八面高约二尺,各刻佛像,下层北东各面刻佛顶尊胜陁罗尼,皆大字,至东南下方小字为智矩如来心破地狱真言。)

  ○易州重修圣塔院记(乾统三年 沙门蕙察)

  夫圣塔者。幢志尘昏。莫能详究。稽於内典。及古老相传。乃如来灭后百有馀年。有西方波罗奈国华方氏城。铁轮王名阿育者。所建八万四千宝塔之一也。迄於我朝开国之后。仅百载□承天皇太□□□□□□□□□□□□□而□□□□□□□□□□□焉乃□□□□□□□□□□□□□令□□其□人□□□□□□□□□□□□□□□□□□□□□□□二□□是□□□□□□□□□□□□□□□□□□□□□□□□□□□□之□□□□□□而方□□□□□□□□□□□□□□□□□□□□□□□遗骸□□□□□□□□□□□□□□□□□□□□□□□□□□□□□□□□□□□□□□以□□□□□□有当□□□□□□□□□□□□□□□□□□□一坐□□三其架四东西序■〈扌冓〉侧堂。其制颇类。於戏。其事□□□□□□且夫时来事备。代不乏贤。续有清信耆老刘楷者。天钟耿介。洞晓经书。崇重空门。好兴佛□。欣继其后。锐志光前。以广其居。仍底坳凹。乃移西堂置於东序之后。复展故址以□□□□□□□以金瓶。加以银阁。葬於其处。上建砖塔一坐。制度壮丽。达以栏槛。不三月而成。初亻殳工时。虑井水难供。忽於乾隅若石盆之状。喷□□泉。功告就而泉亟蔽。此所谓至诚感神者也。又於正堂内绘悬壁为毗庐之坛。悬以贤圣。安金刚经行藏备纂要二□□□□□□□□□□□可以瞻礼顶戴。可以披阅讽诵。又塑罗汉十六尊。置於东堂之内。正位西构屋三间。中安观世像。东西间塑山神土地之像。巽位造僧舍三间。东序之北□净厨一所。院之四周。砌以■〈鹿瓦〉砖。招提告成。而营葺之心未厌饫。其间感应杂Ш。不以备述。公心力有馀。迥出常辈。凡厥规画。曲尽其妙。懿哉。经营勉励。孰不嘉焉。后之居人。毋至轻忽。公有二弟。长曰湘。次曰衡。皆出言有经。与人存信。凡我公兴作。毕赞成之。特紏莲社。春秋兴供。以助无穷之福也。託于纪述。意思诚□。光伍我宗。胡为舜严弟且直书其事。以备实录云尔。宋乾道二年岁次癸未五月己卯朔二十四日建。拓本。

  (按易州在辽宋边界。会同九年入于辽,应历九年为周世宗所取,后属宋。统和七年以后又属辽。癸未岁五月己卯朔为辽乾统三年。“宋乾道二年”者,殆后人磨改。)

  ○崇圣院故花严法师■〈夹刂〉血办义经碑铭(并序 乾统三年 王企中)

  □□□□□□来永锡天之正命者。其为帝辽乎。祖功宗德。恢起土宇。圣子神孙。绍隆宝■〈扌冓〉。刑不残。兵不黩。□□□□□□□幽赞七政贞明。至於山川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