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赵岐孟子章指曰:千载闻之,犹有感激也。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裴松之蜀志注曰:案刘备以建安十三年败,遣亮使吴,亮以建兴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则备始与亮相遇,在军败前一年也。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蜀志曰: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度泸,深入不毛。蜀志曰:建兴元年,南中诸部并皆叛乱。三年春,亮率众征之,其秋悉平。汉书曰:泸水出銮柯郡句町县。史记,郑襄公曰:君王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何休曰:硗埆不生五谷曰不毛。句,求俱切;町,庭冷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尔雅曰:奖,劝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广雅曰:驽,骀也,谓马迟钝者。毛苌诗传曰:攘,除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责攸之祎允等咎,以章其慢。蜀志载亮表云: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章其慢。今此无上六字,于义有阙,误矣。陛下亦宜自课,以咨诹足俱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王逸楚辞注曰:课,试也。毛诗曰:载驰载驱,周爰咨诹。毛苌曰:访问于善为咨,咨事为诹。论语曰:子所雅言。南都赋曰:奉先帝而追孝。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文选考异
注「后主即位十二年卒」:茶陵本无「即位十二年卒」六字。此一节注,茶陵并五臣于善,袁并善于五臣,恐尤亦非其旧。
而中道崩徂:袁本、茶陵本「徂」作「殂」。案:此尤改之也。二本是,蜀志正作「殂」。
亡身于外者:袁本云善作「亡」。茶陵本云五臣作「忘」。案:各本所见皆非也,「亡」但传写误。何校「亡」改「忘」。蜀志正作「忘」。
注「桓灵后汉二帝用阉嵳所败也」:袁本无「用阉嵳所败」五字。茶陵本并善入五臣有之。尤所见同茶陵而误衍。
注「荆州图副曰」:袁本、茶陵本无「副」字,是也。
注「尔雅曰奖」:袁本、茶陵本「尔」作「小」,是也。
至于斟酌损益:茶陵本「损」作「规」,云五臣作「损」。袁本云善作「规」。案:蜀志本传作「损」,董允传作「规」。尤延之依本传改,不知乃以五臣乱善也。
责攸之祎允等咎以章其慢:何校云董允传所载与本传微不同,本传无「若无兴德之言」六字,作「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案:袁本所见善与尤无异,较本传但少「之」字,「彰」作「章」,「慢」、「咎」互易。其五臣则与本传同。茶陵本辄于正文依善注所引董允传添改,作「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云云,与注不相应,大误。且善但谓当有上六字,未尝欲并改「责攸之祎允」以下也,更属误中之误矣。
深追先帝遗诏:袁本、茶陵本无「遗诏」二字。案:蜀志有,尤延之依以校添也。此初刻仍无,与二本同。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袁本、茶陵本无「激今」二字。案:蜀志有,尤延之依以校添也。此初刻仍无。

求自试表

魏志曰:太和二年,植还雍丘。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
求自试表
  曹子建
  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论语,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墨子曰: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史记,乐毅报燕惠王书曰: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孙卿子曰: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君子之所长也。尸子曰:君子量才而受爵,量功而受禄。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王符潜夫论曰:故明王不敢以私授,忠臣不敢以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韩诗曰:何谓素餐?素者,质也。人但有质朴而无治民之材,名曰素餐。尸禄者,颇有所知,善恶不言,默然不语,苟欲得禄而已,譬若尸矣。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左氏传,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王卿士,勋在盟府。孙卿子曰:德厚者进,廉节者起。旦奭不让燕鲁之封,其功大也。史记曰:武王杀纣,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又曰: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
  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三世,谓文、武、明也。正值陛下升平之际,陛下,明帝也。孝经钩命决曰:明王用孝,升平致誉。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史记,太史公:成王作颂,沐浴膏泽。孝经曰:德教加于百姓。而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论语,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汉书,中山靖王曰:位虽卑也,得为东藩。身被轻暖,